备课素材:EMS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和方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
《备课素材:EMS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和方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素材:EMS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和方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EMS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和方法诱变育种是育种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某些化学药剂有诱导遗传变异的作用,早在1910年就有过少量的研究。1911年麦克顿高尔(Mcdongl),1916年鲍尔(Baur),1936年萨哈洛夫(Sacharov)等人都发现化学物质能提高动植物的突变率,但在植物中一般认为利用化学物质诱发突变的工作应从约克斯(Oehlkers)1943年用乌来糖(Urethane脲烷)诱发月见草、百合及风铃草染色体畸变的工作开始。EMS是甲基磺酸乙酯,是属于烷化剂诱变最常用的一种,诱变率很高。EMS诱变是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尤其是在构建植物突变体库中,为了获得较好的诱变效应,必须正确地
2、掌握EMS诱变剂的最佳剂量。不同的物种对EMS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对EMS的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反应效应也不同,必须通过预试验来确定最佳的处理剂量。通常采用预浸种至萌动露白后进行诱变处理,此时种子吸收诱变剂达到最适宜的速率和速度,且此时开始DNA合成,是最敏感的阶段,可以产生较高的突变频率,有望创制并筛选到目的突变体植株。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系列等位基因点突变,具有效率高、负作用小、易操作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相关遗传研究和诱变育种工作中。在当前种质资源极为匮乏,基因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采用EMS诱发突变技术创造有用基因资源具有极其
3、重要的意义。1.EMS诱变的机理EMS分子具有多个能被转移的活性烷基(-CH1),当这些烷基转移到一个电子云密度较高的分子上,可置换碱基中的H原子,该过程即发生了烷化作用。DNA分子上的鸟嘌呤(G)的N7位置是主要烷基化位点之一,该位置被烷基化之后,发生两种遗传效应:一 是发生嘌呤和嘧啶的转化突变,即GC突变为AT,这种类型是最主要的类型。因此,EMS能使DNA分子上的嘌呤、嘧啶分子发生烷基化来影响mRNA的转录,随后使蛋白的合成过程发生紊乱,进而改变植物的性状。物理诱变如超声波、射线、中子等对物种的损伤较大,容易引起碱基的转换、颠换、移码、染色体缺失、易位、倒位等,从而引起生物的突变和死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课 素材 EMS 诱变 育种 机理 特点 方法 一下 学期 生物 人教版 2019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