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当前农信社创新发展.doc
《小议当前农信社创新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当前农信社创新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议当前农信社创新发展摘要:在金融危机发生、蔓延、直至波及全球,国内外经济运行下行的大背景下,处于全球化的中国银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信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破局成势,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都需要迫切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关键词:农信社创新发展金融危机一、农信社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实体经济下行,整个银行业受挫。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接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全球金融市场或
2、繁荣或萧条的大环境,在分享全球化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将承受全球经济一体化产生的风险和成本。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扩散,公众信心受挫,主要市场信用萎缩,中国实体经济受到重创,比如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业绩下滑,还本付息的能力严重下降;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农民收入及社会治安能否平稳过渡,这些都可能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率升高,影响业绩。另外,部分国家由于金融形势恶化出现资金需求上升供给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我国外资流入有可能减少,这对我国银行业也有负面影响,最近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资银行股权的抛售就是最好的佐证。二、农信社业务经营受到一定影响“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受危机影响,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
3、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其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
4、”。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此外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
5、益等诸多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竞争热化升温。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在目前我国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议 当前 农信社 创新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