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oc
《“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摘要:2021年,“翻转课堂”在美国诞生。它通过倒置“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学习过程,师生角色得以转换,教育模式得到转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效率低下,亟待改革,而备受欢迎的“翻转课堂”注重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西方舶来品,想要在中国开花结果,真正实现本土化,除课前提供视频材料、课堂互动交流、注重多元考核之外,还应注意加快转变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重构课堂教学,加强技术支持,缩小班级规模。关键词:翻转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本土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
2、的“翻转课堂”在西方逐步兴起,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显著的教育效果对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对“翻转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技术变革1。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将这一创新之举理性而科学地运用于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使“舶来品”有效“本土化”,分外值得思考。一、“翻转课堂”:互联网时代一场新的“教学革命”1、“翻转课堂”的起源“翻转课堂”的雏形初现于202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起初,为了帮助缺课的学生,林地高中的两个化学教师JonathanBerman和Aaronsams运用网络软件录制音频,包括ppt课件演示和
3、教师讲解等,并上传到互联网,以便学生下载,进行补习。意外的是,这种在线学习方式也极大地引起了无需补课的学生的兴趣。于是这两位老师让学生通过网上音频或视频,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把疑难解答、互动探究放在课堂上进行,以便完成知识的内化。这样,“课上老师教授知识,课下独立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翻转,即转变为“课下通过视频学习知识,课上教师指导进行作业或实验”的教学模式。2021年,这两位化学教师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openDay”活动,向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展示“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运作过程。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开放性教育资源日益繁荣,如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大
4、批高品质教学资源提升了“翻转课堂”的软实力,“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取得了长足发展,引起全球关注。2、“翻转课堂”的特点“翻转课堂”是传统“教”与“学”位置的“颠倒”,也就是说,课前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学生学习知识,课内教师结合学生情况,通过引导、互动解决疑问,完成自我建构。这是一种极为新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开启了教学革命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师生角色互换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者整个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过活动的组织者、操控者,教师是中心,教师备什么课,学生就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对于知识,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翻转课堂”则与传统模式不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性得到极大提高,
5、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与地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扮演启发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转变“翻转课堂”为求学习效果的最大提升,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学习的优点最大限度结合。它实现了从“课上学习知识课下完成作业内化”到“下达学习任务课前视频学习课堂交流互动内化”的转变,在“慕课”的影响下,还进一步发展为一种“在线开放式课程”与“课堂面对面教学”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显示了“混合式学习”的特色与优势,无疑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多重困境与严峻挑战1、任课教师的话语权遭遇网络信息的剧烈冲击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交、
6、学习软件日益兴起,如微信、微博、QQ、网络精品课程等。大学生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网络生活。互联网包揽一切信息,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收入囊中,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也深受其影响。大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接触并了解社会各界的声音,一些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企业大亨、各界领袖的言论自然会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认同,如此,必定削弱任课教师的话语权。网络时代,如果高校思政课老师不参与网络生活,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沟通,极易丢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甚至课堂主导权。“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决不能故步自封,只有主动利用新媒体,适应信息化环境,才能更多地掌握话语权。2、“单向传递”的“知识灌输”
7、模式效率低下就目前来看,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惯性遵循“教材教师教室”的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不是学生的学。教师的职责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本是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启迪的场所,但这种单相沟通的独白式宣讲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同一时空并未发生交集,注定没有实效。大部分学生都是敷衍了事,认为重心是专业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要及格即可,并不重视。尽管有些教师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增添了多媒体视频,但课堂互动依然缺乏,阻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3、重分数的评
8、价导向偏离了课程目标大学阶段是“三观”树立的重要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必将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自我修养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其思想与行为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取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办法,即一纸试卷决定学生的好坏,很少锻炼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只要学好理论就行,为应付考试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但是,分数与能力并不等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才是课程的最初目标。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考核方法无疑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
9、提高。三、“翻转课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能性分析国内外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经过一些高校的试点,“翻转课堂”不仅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经过多次改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依然未见实效。作为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是课程教学的永恒话题2。“翻转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殊途同归,采用新型教学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以创新。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具有一定可能,符合现实需求。1、因材施教,有效解决差异化学习问题在自然界找不到完全
10、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教育水平的不同,学生无论在知识储备、价值观念,还是在兴趣、特长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这一点应引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任课教师的关注。根据受众理论,我们得知,受众一般青睐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观点,而对与其价值观不符的理论,往往视而不见3。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简单指望传达正确的观念,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抓住主体需求,关注个体差异。“翻转课堂”中,经过课前理论学习和在线互动,学生的兴趣方向、疑难问题逐步显现,教师依据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差异,及时调整课堂计划与教学内容,学生由此实现差异化学习和自身发展。2、自主建构,引导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转 课堂 思想 政治课 教学 中的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