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利用新型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培养师生的媒体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碎片化、时效化等为标志的“微”社会元素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支付、微公益等微事物引发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微时代的到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
2、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手机上网比例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12月,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深入剖析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其更富吸引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一、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权威正在消解进入网络时代后,
3、大学生能够很便捷地获得各种知识资源,这大大扩展了他们的眼界,因此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正逐渐消解。在微时代,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变得“触手可及”,受到很多大学生的景仰和追捧。另外,网络自身的魅力和优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网络世界得到了寻常课堂所找不到的快乐和满足,进而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以上种种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草根化和即时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而个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素质等
4、方面的参差不齐,导致制造和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高雅与庸俗、积极与消极、集体与个人的微信息存在和交织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这将带来直接的思想冲击,动摇已经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此外,虽然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载体蕴含的信息量大并且传播迅速,但大学生通过此类方式获得的知识呈现碎片化和快餐化的特点。长此以往,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逐渐弱化,这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一)扩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微时代的显著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5、。只要登录微平台的相关界面,各种信息就一目了然。既有最新的时事新闻事件,又有多彩的百姓生活故事;既能查阅各式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又能领略权威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解读与分析;既有文字、图表等信息资源,又有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微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既能通过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收集教育资源,又能利用QQ空间、朋友圈、微信群等了解学生思想实际,获取有效的学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平台提供的立体化信息,挑选出学生感兴趣并且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结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感染力和实效性。(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数
6、字化、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与学生进行互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熏陶的时间更长、空间更广阔。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一批在线教育平台及教学资源竞相涌现,如“爱课程”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网易视频公开课”频道、果壳网“mooc”学院等,大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平等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筛选出一部分优质的线上课堂及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探讨,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空的局限性很大,同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