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3篇.docx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3篇 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改变。实力目标: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驾驭和应用,培育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实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微粒半径改变规律。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卤素和碱金属元素。意识到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现在我们就一起揭示其内在的联系,探究这种联系的本质。我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依次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明显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老师提出要求:画出118号元素
2、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从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找寻是否体现肯定的规律性,若有规律是什么?学生活动: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探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填写表格表1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2231021881118318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改变。表2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改变310渐渐减小1117渐渐减小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改变。表3原子序数化合价的改变1210310151118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改变。老师评价并播放
3、元素周期律的动画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1)Na、Mg、Al、Si、P、S、Cl(2)Na与Na;Cl与Cl(3)Na、Ca、H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2列出具有10电子和18电子的微粒。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改变。板书设计:其次节元素周期律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1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3化合价的周期性小结:微粒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列出具有10电子和18电子的微粒。 元素周期律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
4、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改变。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3相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改变的必定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实力目标: 通过自学、思索、对比、试验等方法培育视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实力。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慨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改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改变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学习碱金属和卤素时,已经知道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像其性质也相像,人类已经了现了一一百零一零一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都有些什么联系?这就是
5、本节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其次节元素周期律 一个星期由星期一到星期日为一周,种表记时,从零点到24点为一天。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我们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增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但最外层电子依旧是1个和7个,这也是周期性的一种表现,元素以什么为序排列表现周期性呢? 设问什么叫原子序数?依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种粒子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我们把核电荷数从118的元素按课本P101页表5-5排列。 1依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什么规律性的改变?
6、将探讨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探讨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改变 板书: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改变。 2依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改变(稀有气体元素暂不考虑)?将探讨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并与P101图5-5比照。 探讨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改变 39 0152nm0。073nm 大小 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的改变。 板书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
7、性的改变。 留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 建议介绍原子半径好像应当是原子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但事实上,单个原子的半径是无法测定的,原子总是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原子间总是以化学键结合的,一般:r(原)=r(共),共价半径为2个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3依据表5-5,你认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改变?将探讨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探讨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改变 12 +10 310 +1+5 -4-10 111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的改变。 板书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改变。
8、 留意:金属无负价,O、F无正价; 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一般,最高正价存在于氧化物及酸根,最低负价通常存在于氢化物中。 作业:P103一 其次课时 引入从上节课探讨中,我们相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周期性的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确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将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改变。 板书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改变 探讨: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依据哪些事实加以推断? 小结:金属性的推断: 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最高价氧化
9、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推断: 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以1117号元素为例来学习。 板书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试验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视察发生的现象。 试验2:将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视察发生的现象。 探讨 试验3:将试验2中试管加热至沸腾,视察发生的现象。 1镁与(冷水、热水)反应的情形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镁的金属性跟钠比较是强还是弱?说明推断的依据。 试验4:将一小段铝用砂纸擦去表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周期律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