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docx
《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摘 要:新四军成立之初是一支缺乏文化的军队,新四军领导者将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新四军中学问分子与学问青年的文化特长,主动宣扬抗日,激发全国军民爱国热忱,为抗日斗争和解放斗争的成功,发挥了主动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建军之路以及在抗战中的主动作用,并总结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珍贵阅历以及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四军 文化建设 抗战 阅历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必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旺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化
2、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行能战胜敌人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具有宽泛的涵义,既包括学问水平,也包括文艺与文娱活动,同时还包括政治素养与军事素养。新四军所走过的胜利的文化建军之路,其阅历很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一、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1、延揽人才,奠定军旅文化之基 新四军保留了红军时期的不少优良传统,生活艰苦朴实,不畏险恶环境,对敌斗争坚决;论其不足,由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三年游击时期遭遇重大牺牲,领导力气极为薄弱;部队学问水平较低,文化素养特别缺乏。 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实际为政委)对引进人才非常重视。他通过多种
3、方式为新四军引进了很多高级学问分子。这其中既包括叶辅平、叶钦和、叶育青、叶天流等自己带来的亲属,也包括朱克靖、黄序周、吴振邦等原来北伐军中的旧属,还有一些优秀文化人士和学者名流,如钱俊瑞、任光、沈其震、林植夫等,均是在叶挺的邀请和号召下来到新四军工作的。 2、重视学习,营造军旅文化氛围 在大量吸纳学问分子和优秀人才的同时,新四军重视学习,以不断的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而对学习的强调,首先表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方面。1938年初,举荐袁国平到新四军任政治部主任,以加强对新四军的政治领导,在党中心致项英的电报中称“袁(国平)政治开展,阅历亦多”,这表明党中心对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视。
4、3、用其所长,铸就军旅文化灵魂 由于长期的斗争,抗日战场和依据地物资匮乏,条件有限,但新四军尽量为学问分子和优秀人才供应力所能及的待遇,敬重他们的工作。当时,新四军规定,团以上干部的津贴费每人每月仅为四元,营连干部三元,而聘请的专家学者每月可领津贴十多元至数十元,少数的每月在一一百零一零一元以上。战地服务团任团员的学问青年在政治上享受排级干部待遇,津贴费每人每月三元,在那种环境下能够有如此待遇实属难得,也充分体现了军部领导对学问分子和优秀人才的重视。 与提高待遇相比,新四军更注意以事业留住人才,将学问分子尽量支配到适合他们、适合他们的专业特长的岗位上,使其能够发挥才智、迸发热忱,成就一番事业,
5、实现人生价值,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同心同德、奉献青春。 二、新四军文化建设在抗战中的主动作用 1、文化建军显功效 新四军重视人才,注意学习,坚决地走文化建军之路,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思想教化和政治学习,使新四军将士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路途、理论、方针和政策,了解到抗战形势和合作抗战的重大意义,克服了山头主义和游击习气,不断提升军政素养,新四军将士的党性修养渐渐提高,政治觉悟不断进步,从而使新四军成为党领导下的具有强大凝合力的武装力气。 新四军教育总队还附设了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学校,把新四军干部家属和子弟组织起来学文化。新四军军部集中了国内很多有影响的专家和文化名人,他们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新四军 文化 建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