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docx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后围手术期处理重点及阅历,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伤残率,死亡率。方法 采纳YL-1型碎吸针,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规范的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引流技术重点处治。结果 本组病例192例,血肿数215个,全部患者治愈,治愈率101% 。结论 术后围手术期正确、规范的处理技术是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术;引流术;围手术期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 CSDH)是指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且伤后病程达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CS
2、DH常发生于老人和小孩,男女之比为5:1,年发生率为(12)/10万1。CSDH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 ,在硬膜下血肿中占1/4左右,双侧血肿发生率14%左右2。 11019年11月2022年12月我们收治CSDH 192例,全部采纳YL-1型碎吸针行微创引流术,术后处理措施适当,效果显著,现将围手术期处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92例(男155例,女37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3.6岁。不同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眩晕、呕吐、肢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不同症状。全部病例经CT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有明显中线结构移位、脑受压征像。本组病例共计血肿数量215个,其
3、中单侧血肿169例、双侧血肿23例。 1.2 手术方法 依照CT检查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血肿最厚且避开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并有利于引流点为钻孔点,消毒、铺巾、局麻,选用22.5cm规格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用电钻经选点干脆经头皮钻入颅内,插入针芯将穿刺针刺入血肿腔,拔出针芯连接引流管让血肿腔内血性液缓慢流出,待血性液基本流尽后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血肿腔,穿刺针连接引流管、引流袋持续引流。术后依据患者病情改变状况随时复查CT ,依照影像状况对引流装置进行调整处理。待病情好转CT复查血肿消逝后拔出穿刺针即可。 2 结果 全部病例采纳微创引流术治疗,留置引流时间为37d,其中1例
4、因脑脊液漏引流28d。 其中并发颅内积气17例,继发性血肿腔内出血23例,引流口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术后围手术期对症治疗,并发症消逝,无1例中转开颅,住院天数5106d。全部病例CT确诊血肿消逝治愈出院,治愈率101%。 3 体会 3.1 CSDH患者因血肿、大小、部位、病程长短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亦不相同。术后围手术期患者病情改变较大治疗内容较多,重点是严密监视视察患者病情,一律依照脑损伤处理常规为CSDH患者进行治疗处理。 3.2 重视引流技术,穿刺针、针帽、接头、引流管、引流袋构成一完整的引流系统装置。术后意识不清、躁动担心,卧床时体位变动,带管自由行动等患者,都可能使引流装置发
5、生改变。最常见的是患者在不经意的状况下将引流管或者引流袋扯脱。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是针、钻一体,经颅骨钻入后,引流针插在颅骨上,有特别好的固定作用。一般状况下引流针不会自行脱落,但如引流液较多,引流针放置时间延长,血肿缩小引流针位置发生改变相对较深时,需调整针的深浅度,经多次调整后引流针会发生松动,在此种状况时患者也可能会将针拔出。引流针、管被拉扯脱落后,引流出的血液或脑脊液浸湿伤口敷料或者衣服、被褥,增加细菌入浸的机会,可造成严峻的颅内感染。较常见的是空气进入颅内,形成硬脑膜下积气造成大脑组织塌陷,不利于血肿清出及脑组织复位。如为引流针被拔出则应再次手术或设法找到原针孔采纳新的穿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脑膜 血肿 引流 手术 处理 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