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学生观后感(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学生观后感(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学生观后感(推荐) 20xx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的使命相约“天宫一号”。虽然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已经相约完毕,但这一次也让我们有许多期盼,但是最让我期盼的还是,以八零后的王亚平老师为主讲,聂海胜老师为助教的太空授课,张晓光老师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她们要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本人也观看了这次授课,充分感觉到科技的奇妙力气。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神舟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
2、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胜利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胜利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特别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精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育的第
3、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胜利着陆返回,标记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当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于10月16日凌晨平安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将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来回轨道舱,进 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门及检漏试验。第一次进行了真正有人参加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七号,放
4、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打算。神八将采纳“长征二号”F/G火箭来放射,预料将于放射天宫一号后,已在2022年九月29日21时16分04秒放射。 神舟九号:202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2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记着中国较为娴熟的驾驭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2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协
5、作下航天员胜利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当完成,标记着我国全面驾驭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22年6月29日10时03分平安返回。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921工位”,于2022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胜利放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当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二、授课过程 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站在中国“最高”讲台天宫一号的主讲王亚平老师助教聂海胜老师起先了太空授课,带着我们一起领会奇异的太空
6、世界。 首先:漂移亮相 王亚平老师像一条美人鱼向舱内摄像机游来,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老师盘起腿,给我们表演了太空神功“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老师摇摇摆晃的向远处飘去,看来在太空中,她们可都是轻轻如燕的武林高手啊!这就是失重的真实写照。 其次:太空称重 在地面上,我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怎么测定质量呢?学文科的我在电视前也产生了极大的爱好。这时太空“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态装置。聂海胜老师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
7、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老师的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说明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其次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加速度。试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中学的力学学问,差不多已经忘完了。感觉还是理解不了。不过过程很清楚了已经。 第三:奇妙的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刚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肯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摇摆,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小球起先围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
8、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第四:旋转陀螺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特别美丽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摆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种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第五:魔幻水球 王亚
9、平拿起一个航天员引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斜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王亚平说必需用特别方式收集它,我还以为会是什么神奇道具呢,结果王亚平张开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还幽默的说“假如李白生活在太空中,他就不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由于太空失重,水是不会向下流的”。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渐渐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裂开,只是间或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旧完好。这些在地面上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象, 接着王
10、亚平渐渐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渐渐扩散开来,形成了晶莹透亮的水球。 之后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问题的环节。也特别精彩。 三、意义深远 三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胜利进入太空,在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限制交会对接,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后,平安返回地面。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胜利,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记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其次步战略目标取得重大阶段性成
11、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非凡才智和卓越创建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又一篇章。 曾经的嫦娥奔月,曾经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勤劳才智的中华民族始终都有一个宏大的航天幻想,始终都幻想着能够飞天奔月。随着神舟一号、二号,始终到神舟十号的出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幻想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距离“嫦娥的家乡”月球更近,都更加有可能实现奔月的航天幻想。 奇妙的太空,对新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吸引力无疑是特别大的。太空授课、天地互动、可以将奇异的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从而在孩子心理埋下探究太空的种子。关注孩子,启迪新奇,崇尚科学,这或许是中国梦的起先。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学生观后感(举荐) 神舟十号授课观后感 神舟十号太空大课堂观后感 小学作文: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感想 神州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600字 神舟十号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号观后感4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6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