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课题指南.docx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课题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课题指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课题指南 福建省基础教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课题指南 (试行稿) 依据教化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本课题指南。本课题指南不求四平八稳,但求重点突破。 本课题指南的课题分以下八个类别。每个课题类别分别说明其探讨目标、参考课题和探讨成果。每个类别的课题均可按中学、小学所设置的学科申报;只要符合某类课题的探讨目标,申报课题的题目可不受参考课题的局限。 1课题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探讨目标: 学生的发展有特别发展与一般发展之分。特别发展指的是学问与技能的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实力与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发展。一般发展离不开特别发展,一般发展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具
2、有确定性意义,特别发展必需为一般发展服务。要变更课程过于注意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看法,使获得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参考课题: 1)关于重新相识学科课程(目标)对促进学生特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 。 2)关于能够整合课程目标多元价值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探讨(情境性、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等); 3)关于发挥学科课程的特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探讨。 4)关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目标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探讨成果:、 1)论文:对中(小)学X X学科课程目标及其内涵的新相识; 2)论文:对中(小)学X X学科实现课程目标
3、多元价值的教学建议; 3)方案:中(小)学X X学科课程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实施方案。 4)校本课程:结合学科课程的详细内容体现课程多元目标的教学情境或实践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个案(笔录或录像)。 2课程内容加强学科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探讨目标: 关注学生的爱好和阅历,变更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意书本学问的现状,驾驭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 参考课题; 1)关于学科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阅历的教学论意义; 2)关于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 3)关于学科课程终身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的要素与结构的探讨; 4)
4、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时事政治和学生生活阅历的探讨。 探讨成果: 1)论文: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阅历的教学论意义: 2)校本课程:中(小)学X X学科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范例或概要; 3)探讨报告:中(小)学X X学科课程终身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的要素与结构的探讨报告。 3教学方式一I l变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百度文库 探讨目标: 变更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变更学生的学习
5、方式是本次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为此,老师必需转换角色,重新建构与学生主动互动的教学方式。 参考课题: 。 1)关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主动的作业(阅读、视察、思索、调查或操作)作为老师教学的基础的探讨; 2)关于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觉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相互关系的探讨: 3)关于老师角色的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的探讨: 4)关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潜能与创建特性的教学策略的探讨; 5)关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意不同学生的学习须要的教学策略的探讨; 6)关于课题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意义
6、,以及培育学生实践实力与创新意识的策略探讨; 7)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试验探讨。 探讨成果: 1)论文:培育与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实力的教学 结构和教学策略; 2)论文:从学科特点动身,培育与发展学生学习的创建性的 教学途径和教学策略; 3)论文:老师角色及其教学方式的转换对老师素养的新要求; 4)论文:避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教 学组织与指导策略; 5)调查报告:学生个体差异的类别及其不同的学习须要的调 杏报告; 6)论文:敬重学生个体差异,满意不同的学习须要的教学策 略; 7)校本课程:反映上述探讨成果的课堂教学个案(笔录或录 像); 8)校本课程:课题学习、探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基础教育 课程 教学改革 课题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