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docx
《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14:毫升和升的认识(二) 教案14:毫升和升的相识 (二) 奉教院附小 教学内容:P2829,毫升和升的相识 (二)。 教学目标: 1、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相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与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主动参加操作、试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深化毫升与升的相识,正确感知毫升与升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关键: 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 教学打算: 不同的容器,量杯,自制的1升容器。 教学过程:
2、 一、制作容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毫升与升,这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出示课题:毫升和升的相识 (二)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打算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1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1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细致视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 ,3/4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打算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
3、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假如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说明: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后,对1升的相识有理性再回到感性时,体验到成果的乐趣。同时也印证了美国一个图书馆中的一条格言:听过了,遗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驾驭了。) 二、应用拓展 1、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000毫升=( )升 7升=( )毫升 90000毫升=( )升 80升=( )毫升 72000毫升=( )升 840升=( )毫升 2、算一算,填一填 8000m
4、l + 5000ml=( )L 5L 856ml=( )ml 3240ml + 4L=( )ml 3200ml 2L=( )ml 7000m 6L=( )ml 180L 180ml=( )ml (说明: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单位的换算,但是既然学习了容积的单位进率,那么单位的换算是必不行少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增加单位换算这一环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很多单位的换算,知道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所以放手让学生先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反馈沟通,这样更加深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又一次复习了单位的换算这一学问。)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在3000毫升的浓缩橙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14 毫升 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