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docx
《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 篇1: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十二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漂亮、安静。 教学重难点 相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看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爱好,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
2、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的古诗读的真棒! 今日老师带来一首奇异的诗,宋代诗人邵康节把十个数字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漂亮的诗。 2、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老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跟老师一起读诗题!男生读,女生读。 过渡:这首奇异的诗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观看古诗视频)多美的诗啊!你们想读吗? 请大家打开书44页,先自己读读这首诗,再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生字圈出来读三遍。(学生自由试读,师巡察指导) 2、
3、同学们读的真仔细!大家看,(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相识的吗?说说你是怎样相识的。(生活中相识的,数学课上相识的,看拼音相识的)看来识字的方法有许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相识更多的字。 过渡:现在咱们就用拼音认字的方法来学学这些生字 4、请同桌两人一起拼读这12个生字。 (学生分组练读生字,相互订正字音。) 老师巡察指导。 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提示学生读准平、翘舌音。) 看看谁的小舌头最敏捷,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老师正音),齐拼读,男女一个接一个赛读。 5、大家都读的很棒,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老师来开几列火车,看哪列火车开的最棒
4、!“火车火车往哪开?火车火车-”(一一一,二二二,)读完之后再单独给“去”和“里”组词或说话。 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数量词说话。学生说完后,把数量词标出,说明:像这样由数字和量词组成的表示事物多少的词就叫“数量词”,读两遍! 6、同学们把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古诗) 7、大家看(师指每行诗句),这首诗一共有这样四行,我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行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们读得准不准,通不通顺。 请大家再视察一下,这四行诗可以分成几句呢?(看这个小圆圈,它是句号,有句号的地方代表一句话结束) 那这首诗每两行是一句,一共有两句,下面就请男生读第一句诗,女生读其次句诗。比比谁读得更通
5、顺更流利。 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8、大家读的真流利,数学书上的数字“1,2,3,4,5,6,7,8,9,10”(师依次贴出数字卡)看这里这么喧闹,想来我们汉字王国里找挚友。谁情愿帮他们找对挚友?请十个同学拿字卡上来贴,对了,大家一起说“对对,一一一”(类推) 9、真棒!十对好挚友都找好了,他们要手拉手回家去了,咦?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哪里去了?(师手拿“去,里”)生说在老师手里,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去吧!生读师贴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师:生字回到了家,诗人也要回家了。咱们一起去诗人漂亮的家乡看看吧! 1、(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从人家的
6、烟囱里间或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山上葱绿的树木间隐隐隐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站在亭子里往下看,村子四周,到处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诗人看到家乡这么美,不由自主的写下了这首诗(老师范读古诗)谁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2、感谢你的夸奖。读古诗的时候要有节奏,有快有慢,有轻有重,这样读出的古诗就很有韵味!你们想读的有韵味吗?(想)那让我们的小手帮助我们打拍子,跟着老师一起来(边做动作边读古诗),同学们学的真快,假如能加上自己的感受,古诗会读的更好! 现在让我们走近诗人的家乡去感受那里的美景吧!(出示画面)我们往前走了二三里远的路,就能看到-?(房子或家,人家) 3、真会视察,
7、这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飘出缕缕炊烟呢!炊烟袅袅,烟雾覆盖着整个村子,诗人把这里称作-“烟村”,(出示“烟村”)谁情愿把“烟村”这个词读给大家听?读的真好,我们跟他读。 谁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听?(你读的真流利!)咱们一起读, (你们把小山村读的真美啊。) 4、(出示画面)我们再往远处看,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画面)在这样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还可以看风景呢!(出示词卡“亭台”)谁来读“亭台”这个词?跟读(你们读的真准!) 我们站在亭台上观赏村子四周漂亮的风景,心情非常安逸!谁来读读这句诗?(指名读其次句。你将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读出来了)。咱们跟他这样读! 5、诗人用十个数字串成的这首诗,写出了小
8、山村的安静、漂亮!你们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古诗) 过渡:同学们读的真美啊! 四、师生合作,背诵古诗 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感受这奇妙的景色吧!(师生共同背诵) 同学们真了不得!这么快就把古诗记住了! 老师还给大家找来了一首数字写的古诗呢? 五、课外拓展,激发爱好 清朝有个叫郑板桥的诗人也用数字写出了一首描写漂亮雪景的诗。(出示古诗)闭上眼听老师读,边听边想像。 你仿佛看到什么?是啊!这首小小的诗就写出了满天飘舞的大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我们的数字多奇异,可以写出这么美的诗句! 六、作业 1.用数字说几句话,并写在书上。(如:我有一本书。) 2.选一样东
9、西用数字写一首小诗。不会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如:老师写的绿叶) 篇2: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 活动目标 1.相识“一到十”十个数字。 2.观赏和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3.视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相识“一到十”和朗诵诗歌。 活动打算 教学图画、一到十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大小写的) 活动过程 一、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老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2、探讨:你们听到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师引导孩子说出“一到十”这些数字) 二、和数字做挚友 出示“一到十”的数字卡片 1)请相识这些数字的小挚友大声的读出来。(留意多激励孩子) 2)好挚友手拉手。找到你的好挚友与他拉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去二三里 古诗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