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执教者 镇远中学杨振基 教学目标: 1 学问目标:初步相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实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相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教学难点:鉴赏 “梦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诵读法、探讨法。 学法指导: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意象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支配: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今日我特别荣幸能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共同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
2、一生述说着传奇,在他身上体现了盛唐时期多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他是一个具有道家风骨的道士,也是一个具有儒家风范的儒士,又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更是一个连喝酒都能喝出气概、喝出特性的酒仙,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梦呢?让我们共同品读这首诗。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文章思路。 二、师生协作诵读全诗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老师诵读梦境 三、置身诗境,鉴赏梦境 1、介绍鉴赏方法 2、分层次鉴赏梦境 3、分析“我欲因之梦吴越送我至剡溪” (1)提问:“一夜飞度”表现了什么? 明确:急迫兴奋之情。 (2)提问:“照”、“送”写出什么? 明确: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
3、自然的酷爱和眷恋。 4、分析“半壁见海日水澹澹兮生烟” (1)提问:“见海日”、“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高峻。 (2)提问:“千岩万转”、“迷花倚石”又表现了什么? 明确:诗人忘情山水之态可掬。 5、分析“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 (1)提问:四个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节奏显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宏伟气概。 (2)提问: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明确:光辉绚丽、壮美非凡。 (3)思索探讨: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志向境界。写仙境之奇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憧憬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