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目标自查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半年目标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目标自查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半年目标自查报告 内江市司法局文件 内司发202243号 内 江 市 司 法 局 二O一O年上半年目标执行状况自查报告 市目标督查办: 现将我局2022年上半年目标完成状况及开展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目标完成状况 目标执行效果好,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上半年目标任务。16月,全市办理法律救济案件464件,是全年目标的58%,接待询问6095人次,是全年目标的54.9%;办理公证6405件,是全年目标的58.2%;办理司法鉴定769件,是全年目标的96.1 %,采信率99%;民间纠纷调解胜利率98%, 1 超目标1.7个百分点;全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当法律顾问6
2、95家,是全年目标的95.2%。“五五”普法工作,按年初安排有序推动,预料能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发挥职能优势,深化推动社会冲突化解 1、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化解冲突纠纷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拓展网络体系,切实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注意调解实效,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有所创新。 (1)进一步加强制度和规范化建设。自去年全市集中开展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以来,市主城区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组织(9个街道人民调委会、49个社区人民调委会)已100%达到司法部“六有四落实”标准;全市2703个人民调解组织,61%达到规
3、范化建设标准。 (2)深化拓展网络体系。根据年初确定的“一发展、二推动、三探究”的模式,即:“稳步发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消费领域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面推动院校、行业协会、开发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主动探究医患、物业管理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县(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建设。 一是消费维权调解网络进一步健全。今年5月,在隆昌县召开了全市深化消费维权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会。会议提出“两个 2 100%、一个90%”的工作目标,即:年内保持调解消费维权纠纷案件胜利率100%;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程度达100%;全市90%的行政村、社区建立消费维权人民调解室或工作站。目前
4、,全市消费维权调解网络共建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站115个、社区工作站209个、企业工作站10个、村级人民调解室1681个,初步实现了乡镇(街道)消费维权人民调解网络的全覆盖。受理案件率和调解胜利率均为100%,值得一提的是白马假农药、隆昌变质复原乳等有影响的消费维权纠纷的胜利调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确定和成都等兄弟市、州的赞许,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也赐予了高度关注。 二是院校人民调解机构进一步完善。今年4月,在内江师范学院召开了“大调解”体系院校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动院校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已建院校人民调解委
5、员会49个,冲突纠纷调解胜利率达98%。 (3)接着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机制。全市五个县(区)自2009年起全部落实人民调解案件补贴(以奖代补)经费,至2022年5月,全市已累计对12601件人民调解案件进行案件补贴,合计发放补贴金额49.25万元。 (4)不断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仔细制定和落实培训安排,加大培训力度,注意培训效果,根据“分级培训”的要求,实行 3 以会代训、阅历沟通、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大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共累计培训人民调解员19138人次,培训率达到89.1%。同时,不断拓宽选聘渠道,改善队伍结构,探究建立专职人员、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三支队伍相结合的人
6、民调解员队伍,主动聘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退休政法干警等担当人民调解员。 (5)进一步增加调解实效。根据司法厅的统一部署,刚好有效地开展“人民调解专项攻坚”和“三案攻坚”活动,化解了一批“积案、老案、难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把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做到月报季访,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特殊是加大了春耕大忙期间和重大敏感时间冲突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上半年,全市共调处各类冲突纠纷10467件,调解胜利率达到98%。 2、推动“民心工程”,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全市法律救济工作以预防和化解冲突纠纷、维护公允正义为工作主线,主动扩大法律救济覆盖面,
7、狠抓机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救济工作职能,努力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1)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市政府常务会依据我局报送的关于实行全省法律救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报告,确定将法律救济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建有法律救济中心6 4 个,法律救济工作站107个,行业法律救济站31个。全市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救济志愿者等600余人纳入法律救济办案队伍。 (3)刚好为困难群众供应法律救济。充分利用“12348”法律救济服务热线电话、惠民帮扶中心和法律救济受理大厅,刚好为困难群众供应法律救济,组织律师为涉稳群
8、体性案件供应法律帮助,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刚好化解社会冲突,受援对象对案件办理的满足度为100%,受到党委政府的确定和群众的好评。 (4)主动推动法律救济大厅建设。市司法局主动协作,主动推动市中区法律救济受理大厅建设,与市中区委、区政府协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预料该大厅将于今年10月底前建成。 3、抓基层夯基础,加强司法所建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仔细实行司法部、省厅、市局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看法,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建设、管理、工作与服务并重,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履职实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县(区)根据司法所应具有1
9、00平方米以上产权的独立办公用房要求,不断完善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后续工作,并根据省司法厅制定的司法所办公用房外观及室内规范化样式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公场所标识和内部设臵,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目前,在全市121个司法所中达到规范化 5 标准的有64个,占53%,力争在年底前将此比例提高到80%。 (2)“精品司法所”建设稳步推动。全市开展的司法所“精品工程”建设,以及打造精品司法助理员队伍工作,得到省司法厅刘作明厅长及市委政府领导的高度确定。今年,各县(区)司法局按市局的统一部署,将司法所“精品工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在精品司法所建设上下功夫。目前,全市“精品司法所”达38个,建成率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半年 目标 自查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