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docx





《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农村需求背景下,为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国家先后颁发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2022年5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224号),6月2日,财政部又印发了中心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方法(财金202242号),标记着我国农村金融税收扶持进入一个新阶段。笔者通过对广西玉林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调查发觉,政策出台后效应逐步凸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存在问题 部分政策存在明显的临时性特征,而且实惠数额有限。如财政部关于
2、呆账核销和贷款自主核销政策,仅局限于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现行免收农信社银行业监管费政策2022年到期;“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仅自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执行;“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仅限于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等等。笔者在广西玉林农信社调查时发觉,由于上述政策临时性特征比较浓重,短期内对农信社事实上是“优而不惠”,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激励作用,最终弱化了政策效应。 部分政策尚在试点中或存在局限,受惠面有限。如涉农
3、贷款增量嘉奖政策,2009年仅在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新疆、云南省等6个省(区)试点,2022年则扩大将江苏、安徽、内蒙古3省(区)纳入政策试点范围。由于广西尚未列入试点范围,玉林农信社2009年新增涉农贷款20.89亿元则无法获得嘉奖。又如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主要针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明显对同样是服务农村且服务时间更长、遗留历史问题更多的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不公允。广西属于西部地区,为稳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信社主动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截至2022年6月末,玉林辖区共有523个网点,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网点在农村,覆盖了
4、辖区全部乡镇和部分村(屯),农信社也为此支付了较高的经济成本,却不被列入中心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范围。 部分政策缺乏细则与整合,影响了执行效果。一是对有关概念内涵与外延缺乏科学的界定,简单造成执行的混乱。如关于涉农贷款,在损失打算金税前扣除政策中,特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统计的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但在贷款增量嘉奖政策中,涉农贷款特指县域金融机构发放的,支持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夫生产生活的贷款,详细统计口径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规定为准;依据银发2007246号文件,涉农贷款
5、除了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外,还包括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二是部分兑付、嘉奖条件设臵笼统;部分审查、审批程序困难,各部门理解不一样,反复较多、执行成本较高。这些皆会影响到农村金融业务的引导与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 部分政策设臵门槛太高,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如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嘉奖工作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工作都强调遵循政府扶持、商业运作、风险可控、管理到位的基本原则,设臵了一系列的条件。笔者调查发觉,由于两个政策同时设计了与贷款增长、不良贷款率挂钩两个门槛,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成本高、效率低、成本高的特点,这样的制度支配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和提升农
6、村金融服务质量、水平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针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信社立足城乡,经营历史悠久,网点和员工数量众多,与农户关系亲密,是农村金融事实的主力军和联系农夫的金融纽带。以玉林为例,农信社的贷款市场份额达47%,“三农”贷款市场份额达95%;自2006年以来,辖内9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市场份额均排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国家从资金、财政、税收和利率等方面赐予农信社有力的政策扶持,对化解历史包袱、改善财务状况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对农信社改革,在资金扶持数量和支持方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农信社长期以来信贷资产质量和统计数据不实,
7、依据2002年年末全国农信社报表而计算的资不抵债金额偏小,并不是真实的损失数量;另一方面,对改革试点地区农信社的一半损失,短期内靠地方和自身明显是无法弥补的。二是资金支持方式有待完善。与慷慨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式大为不同,对农信社改革在资金扶持上实行了近于苛刻的“花钱买机制”方式,力求促进改革措施的真正到位。但由于资金扶持条件的有限性和转制期限的仓促性,致使“花钱买机制”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的理论效果。在这种状况下,资金扶持政策不到位,“输血”数量不足,历史包袱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无法强化农信社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功能,而且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农信社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以玉林农信社为
8、例,虽然获得15.39亿元的央行票据扶持,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占比仍较高、资本足够率较低,直到2008年年末才全部消化历年亏损挂账,而且存贷比例始终较高,部分县级机构甚至高达80%,资金实力和支持“三农”的实力受到极大影响。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建议 为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在农村金融扶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究和实践,积累了很多有益的阅历。国际阅历表明,赐予农村金融政策扶持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不行少的措施。结合我国的国情,应充分借鉴国外阅历,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实情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三农”有效配臵。 遵循“普惠制”原则,进一步提高财税实惠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金融 理论 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