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docx
《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个封建国家在类似的历史命运下做出的相同选择, 但却获得了大相径庭的改革后果: 一个仍旧是老大衰弱, 一个却从今走上中兴之途, 成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近代资本主义大国。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缘由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 明治维新却是一次特别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和日本文化传统相同,都属于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东方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相像,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封闭的社会.经济基础相同,同是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封建经济, 民族命运也极相像,同遭西方殖民势力侵略。 1、中国
2、历代统治者,特殊是自汉以后都独尊儒学,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日本早在中国隋唐时代,就曾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留学生把唐朝的行政制度、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医药、法律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传入日本。日本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特别深。 2、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到清代,仍旧是封建土地全部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占总人口80 % 以上的农夫则只有很少的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广阔贫雇农租种土地, 一 般要 交极高的地租 ,此外 ,还要担负各种摇役 。这种封建关系严峻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夫无力改进生产技术和进行扩大再生产。贵族、地主阶级获得了农夫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并不用于生产,而是用于穷奢极
3、欲的腐化生活,这就使社会生产力长期不能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在日本正是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又是全国最大的封建领主。农夫遭遇严峻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农村人口日益削减,生产力遭到严峻破坏。 3、在洋务运动之前, 中国贵族地主阶级和农夫之间的冲突日益严峻: 自十八世纪下半叶起先,清王朝便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政治日益黑暗,国库空虚,财政拮据,贵族、官僚、地主利用他们的封建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夫大众的生活更加恶化.十九世纪初年爆发的农夫起义,遍及 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历时九年。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风基席卷中国。同时期的日本,由于农夫日益穷困,加
4、上灾荒饥饿连年发生,迫使农夫掀起大规模的抗拒斗争。从 1 7 8 5 年至 明治维新前夕,80 年 间共爆发了 l,00 9 次农夫起义。特殊是 1836年日本大饥,米价飞涨,遍地饿俘,而高官豪富仍骄奢淫逸。 4、当时中日两国都同样遭遇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 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是在鸦片斗争战败后被打开的,日本所执行的“锁国”政策,也是在西方炮舰威逼下被迫开放的。 西方强国强迫中国订立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沙皇俄国趁太平天国革命及英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之际,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及乌苏里江以东30万方英里地区.西方此时也强迫日本订立了一连串不同等条约。 1842年日本
5、幕府慑于中英斗争的后果,也向西方妥协 。185 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日本开放门户.1866 年,西方国家又强迫幕府降低税率,以便其倾销商品。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 就是在这样一个类似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关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来进行比较。 第一方面、洋务运动前与明治维新前的中日政治和经济差异 在洋务运动前与明治维新前的中日政治和经济差异的问题上,我认为,中日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差异主要有: 第一,两国的封建专制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前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是及其坚固的。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己经到达了顶峰,地方的省制,使地方牢牢地被中心所限制。而
6、日本幕府虽然权力较大,但是其对地方的限制是有限的,个个藩有着行政、经济,甚至军事主权,这为日本在改革中废除封建制度供应了有利因素。 其次,两国政治制度受外因影响程度不同。清王朝尽管政治机构上受西方影响有所改变,如,设置特地的外交机构一总理衙门,但是这一时期,中国还是竭力抵制西方的进入和影响的。而日本,由于地方自主权较大,一些受资产阶级影响较大的藩,己经起先主动主动地汲取西方的思想。 第三,两国的经济结构不同。清朝,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阻挠破坏:如,国内的封建势力压制,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小农经济思想的根深蒂固的牵绊等等。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对环境宽松,交通便利,金融发展快速
7、。 总之,中、日两国在改革起先之时,政治和经济结构存在着肯定的差异。从外部环境来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在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峻危机时所发生的应变运动。但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重点明显是中国而非日本,因之,这种侵略与危机在中国表现得比日本更为严峻。例如,中国经受了两次鸦片斗争的惨痛失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同等条约,有大量的割地赔款,丢失的主权也多。日本虽然也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等条约,但却没有经验过惨败的斗争,也没有割地赔款。因此,作为半殖民地国家,日本是刚刚卷入,而中国已经不能自拔了。这就是说,同样的改革力度,能够转变日本的境况,却不能转变
8、中国的境况。从内部反应来看,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中国的开明分子见识很有限,力气很弱小,行动比较迟缓,打算根本不充分;日本明治维新前破坏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建立近代国家政权,为推动近代化创建了政治前提。 其次方面、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西学看法和领导力气差异 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而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始终保持和好关系,力图在已有的不同等条约的现状下通过一系列的洋务、新政,达到巩固清王朝“求强”、“求富”的宗旨;而明治政府是以争取民族独立、摆脱贫弱、尽快使日本步入列强的先进行列为立国宗旨。其二,清政府
9、始终在维持封建传统的基本制度,将其作为可以立国的“本体”,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藩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维新制度,并依据近代化的须要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其三,清政府在守旧派的把持下极力保持已经沦为半封建国家的经济,使洋务派的事业受到限制,刚刚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中国开化分子学习西方近代文化教化的活动更受到严峻摧残;而日本明治政府则改造和减弱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化,相应地大力移植和发展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化。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西学看法差异: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西学看法是相当有限的,一起先只接受,西方先进武器,后来才开办数量有限的近代企业,进行一些配套的文化教化活动;日本进行明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