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同程教化()专注于特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80年头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开城市无规则扩散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应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
2、状不一样等冲突。 1、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状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精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肯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精确性。 2、用地定位不明确。依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须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详细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好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详细范围多不落
3、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探讨,定位落实较差。 3、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纳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纳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样。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运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殊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由于以上缘由,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峻不足。例如汕头市,依据2001年度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01年底
4、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至2022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意建设的须要,突破建设用地安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起步也较早,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方法。 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两个阶段,具体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限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干脆对建设项目作出详细的支配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
5、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随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 由于以上缘由,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02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03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占68.7%。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滞后 城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