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备课大师网:全免费】- 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每天更新! 春黑坪初中2022年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积累(30分) 1、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憩息(q)粼粼(ln)犀利(x)皎洁(jio) B.蜿蜒(wn)绮丽(q)慷慨(ki)恫吓(dng) C.纤维(xin)脉搏(mi)堕落(du)孤僻(p) D.害羞(din)瀚海(hn)坟墓(m)洗涤(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手足无措川流不息无可言喻引经据典B.怒不行遏爱不释手偏偏起舞滂沱大雨C.家喻户晓万紫千红不解之缘青黄不接D.轻举妄动
2、肃然起敬同日而语如饥似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奢侈了时间,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B.小明数学成果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广州市委书记一步入新闻大厅,立即被很多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D.他的口才极好,跟别人辩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词,令人佩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市在“十二五”期间能否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育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B.为了防止失窃事务再次发生,保安部门实行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深圳市获得2022年“联合国人居奖”的缘由是全市人民共
3、同努力的结果。 D.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惠州市被全国文明委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5、下面有关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勤奋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一句中“勤奋”是形容词,在句中作主语。 B.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其中三十岁称为“而立”,五十岁称为“花甲”。 C.“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想起来。”这句中“银铃般”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 D.“山寨”旧时绿林英雄占据的山中营寨,演化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仿照版”的引申含义。 6、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些人喜爱用显微镜视察叶子,有些人喜爱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4、。()真正去相识一棵树()必需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留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只从微小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却假如便B.因为就假如便C.而却因为就D.但就因为就 7、默写(每小题1分,共7分) (1)采菊东篱下,。 (2),江春如旧年。 (3)念天地之悠悠,。 (4),甲光向日金鳞开。 (5)夕阳西下,。 (6),江入大荒流。 (7),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阅读题(46分)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 C.惟吾德馨(品德高尚)D.宜 乎众矣(相宜) 2、依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6分)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 http:/ http:
6、/ 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 作者“独爱莲”的缘由是:_。 3、下列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明哲保身的名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美丽,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争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翻译。(4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予谓菊,花之隐逸
7、者也。 译:(二)春望(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诗中所望所感都来自诗中一 词,这个词是()(2分) A.国破B.城春C.烽火D.家书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穿,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剧烈,是一篇喜闻
8、乐见的佳作。 (三)画地学书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贫无资(资料)B.教以书字(读书) C.或因而抄录(有时)D.惟读书是务(服务) 2、对短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本文而言, 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勤学苦练、用心致志。 B.欧阳修的成才的主要缘由是“家贫无资”。 C.上面短文的主旨是逆境使人长才。 D.“以至昼夜忘寝食”可用成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来表述
9、。 (四)植物闲聊(10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探讨发觉,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殊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别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闲聊非常相像,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闲聊”。但是让人们新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闲聊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科研人员发觉,一些聪慧的植物会在危急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 年级 语文 期末 测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