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农业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农业科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文章编号1001-3601(2007)06-0417-0166-03 加快农业县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对贵州省瓮安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颜德彬 颜德林 (1,贵州省瓮安县农业局,贵州瓮安550400; 2,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都匀558022) Countermeasures for Speed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unty The findings report abou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ngan county, Guizhou yan
2、debin 关键词农业县;现状特征;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C 1 瓮安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地处黔中大地的瓮安县,拥有农业人口 40万人,耕地面积2.7万 hm2。 2006年,农业总产值为62863万元,占全县经济总产值的34.3%。近年来, 全县仔细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坚持走大农业的路子,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综合开发,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改变。据调查,2006年全县经济总产值183273万元,比2001年全县经济总产值增加61429万
3、元,增长50.42% ,年均递增长10.08%;2006年全县农夫人均纯收入2125.78元,比2001年全县农夫人均纯收人增加748.95元,增长54, 4%,年均递增10.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006年为7230元,比2001年增加2773元,增长62.22% ,年均增长12.445%,2006年,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分别为395, 751和91.51,比2001年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增加1.61和38.41,增长幅度分别为0.41%和72.32%。这些数据精确地说明白瓮安县经济在发展。尽管如此,全县经济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1 农业发达,但产业结构失调,制
4、约着农业县经济的发展 瓮安县农业较为发达,据调查,2006年,全县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分别为395, 75和91.51,比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分别高48.51和29.651。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产量较离,播种面积较大,占总播种面积的67.19;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 占总播种面积的23.44,经济作物有萎缩的趋向; 特色农业发展缓馒,仅占总播种面积的良9.37,所以种植业内部粮、经、特比例失调。尽管畜牧业有所发展,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33.55%上升为2006年的46.59% ,但总体结构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据调查,2006年种植业占49.74
5、%,畜牧业占46.59%,林业占3.12% ,渔业占0.55 %,几乎没有副业。全县农业生产还是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传统农业,农业生产仍旧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徘徊,不能突破小农经济的框架。 在农村经济中,全县人民根据突动身展其次产业,主动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思路, 使三产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41 : 33 : 26,发展到2000年的34 : 35 : 31,其次产业的产值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但与2006年贵州省产业结构17 : 42 : 41和全国产业结构13 : 50 : 37相比,还相差肯定距离,而且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资金、
6、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小,所以全县经济不发达,各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农夫收人水平低,积累实力弱,从而制约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1.2 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不好,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瓮安县拥有耕地面积2.7万hm2,2006年粮食产量18.6万头,生猪存栏35.7万头,出栏46万头, 还有丰富的水果、茶叶、蔬菜等特色产品,工业上主要有煤、磷、铁、鋅、硅等矿产资源,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农业县。由于技术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规模小, 资金短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好,缺乏对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处于以低层次原料生产为主的状态,全县工业还是以煤矿、磷矿为消耗代价的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仍旧比较粗放。 1
7、.3 基础设施滞后,生产力水平不高 瓮安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病险水库65 座,占84%,山塘损坏150座,占65%,渠道损坏200多km,没有完整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排灌实力弱,土壤改良不够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不健全。工业上,95%的传统产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污染严峻;商业上,91%的乡镇没有建好农贸市场,乡镇市场各种配套设施也不完备;建筑业上,城区旧城改造、农贸市场建设以及各乡镇市场建设没有完备;运输业上,马遵马路、锎修马路瓮安段100多km等待高速升级,其它乡村干线100多km等待白油化,交通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严峻影响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1.4 资金贫乏,运用效益低,供求冲突突出
8、据调査,2006年,瓮安县农夫人均纯收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25.78元和7230 元,分别比全国农夫人均纯收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低1461.22和4529元,而且农夫的收入不仅要用于家庭消费,还要用于生产活动,所以全县农夫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农夫自身积累弱。同时,瓮安县财政实力又不强,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固定资产13.23亿元。并且,全县资金外流严峻,分流普遍,银行汲取资金难度大,信贷资金短缺,据调査,2006年各银行存款余额只有20个亿。依据瓮安县年初将来5年发展规划,涉及项目112 项,至少须要资金150亿元,加剧了瓮安县资金的供求冲突,影响了全县经济的资金投
9、入。 1.5 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农村经济低速运行 由于瓮安县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保守、封闭、落后,缺乏大胆开拓进取的精神,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外向型经济的思想。瓮安县外向型经济不足整个产业的15%。搞传统产品的企业占90%以上,其产品处于农产品多,工业产品少,原料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影响环境产品多,清洁产品少,初级产品多,高级产品少,常规产品多、品牌产品少的状况。 1.6 农业县农夫组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农夫的市场适应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瓮安县实行联产承包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农业科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