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夜上受降城闻笛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上受降城闻笛 (2).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李 益益 李益(公元李益(公元748748829829年),字君虞,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
2、和边塞诗著称。和边塞诗著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李 益益 回乐峰前回乐峰前/沙似雪,沙似雪, 受降城外受降城外/月如月如霜霜。 不知何处不知何处/吹芦吹芦管管, 一夜征人一夜征人/尽望尽望乡乡。 诗歌的前两句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霜。 沙漠并非
3、雪原,诗人偏说它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似雪”,月,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如霜”。诗人。诗人如此运笔,是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思乡情愫。情愫。回乐烽前沙似雪,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如霜。 如果说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
4、而未,蓄而未发发; ;那么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后两句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愁? ?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乡愁怀? ?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写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夜上受降城闻笛 2 受降 城闻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