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docx
《“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四、“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为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构筑后发优势,推动农业经济跨越式 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主要对策与措施是: (一)实施战略性调整,加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面对市场、因地制宜、充分敬重农夫自主权的原则,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依靠科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促进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养和效益。 1要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要在稳定粮食生产实力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和加工转化、过腹转化的要求,开发工业玉米(高油玉米、高支链玉米)和饲料玉米新品种,培育和引进水稻、大豆、小麦等优良品
2、种,加快新耕作制的改革,建立健全以旱作节水农业为代表的节本增效技术体系,主动开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使良种普及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提高l015个百分点,农业用水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要调整特产业及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要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和优质肉牛、肉羊,主动培育和引进优质经济动物,发展价位较高的有机畜禽产品,创名牌,出精品。 2,要抓十大基地建设。一是建设l 000万亩专用玉米基地。二是建设1 000万亩优质玉米出口基地。三是建设l 000万亩优质大豆基地。四是建设以延边黄牛、草原红牛、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
3、肉牛、奶牛和优质瘦肉型猪、优质肉鸡为主的优质畜产品基地。五是建设l 000万亩优质饲粮牧草基地。六是建设东部山区半山区特产基地。七是建设540万亩西部优质杂粮杂豆和油料基地。八是建设以长白山地产中药材为主的国家中药材基地。九是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十是建设渔业水产和水生植物基地。 (二)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解决农业增效、农夫增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突出工业拉动,发展 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推动农业工业化进程。 1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拉动力。要以推动“213”工程建设为契机,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
4、等多种形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引导农夫进入市场。粮食加工以玉米转化为重点,以长春大成、吉发黄龙、吉林天合、吉发生药、吉粮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变性淀粉、可降节塑料、燃料酒精等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建设大成300万吨玉米深加工、天合60万吨燃料酒精、赛力事达50万吨玉米加工、吉发生化制药二期工程。同时,以德惠佐竹、梅河曙光、榆树禾丰、汪清顺源等大米加工龙头为重点,搞好精制优质大米加工;园艺特产以参茸、山葡萄、林蛙及各种中草药加工为重点,以通化东宝、柳河华龙、敖东、长白鹿业等省内大企业为龙头,开发葡萄酒、果汁、中药等产品;畜产品以肉鸡、肉牛、肉猪、肉羊和肉鹅加工为重点
5、,以德大、皓月、凯帝、鹊源等为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德大1亿只肉鸡屠宰、长春皓月50万张皮革加工、柳河凯帝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东辽l0万吨肉牛屠宰加工等项目。 2围绕现有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厦在建新建的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要根据工业生产方式,按龙头企业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企业质量要求确定生产质量 标准体系,按企业生产规模确定农产品产量,使其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问和原料基地。通过多种途径和模式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问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3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适应人世和农业工业化建设须要,要运用简化、统 一、协调和选优的原理,指导、规范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广“
6、公司加农户加标准(科技)加基地”模式探讨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构筑畜牧大产业 分析我省加入WT0后畜产品的竞争优势、“北肉南调”以及国家优质肉食基地北移的机遇,努力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效益,强化肉类平安体系建设,降低生产成本,主动发展精品畜牧业,不断扩大畜牧生产规模,把我省建设成为优质风味肉类生产基地,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提高到50以上。要着眼参加国际市场竞争,高标准加强六个方面建设,即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动物爱护工程建设、草原生态工程建设、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和信息及服务体系建
7、设。尤其是已列入国家无规定疫病区规划的6个市(州)、32个县(市),要重点加强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兽药监察检测体系等建设,为我省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创建卫生平安条件。畜牧业基地是“十大基地”建设内容之一,详细体现在要接着完善23个肉牛基地、l5个瘦肉型猪基地、l0个优质细毛羊基地、4个肉羊基地、l5个肉鸡基地、l3个优质肉鹅基地、4个优质蜂产品基地、8个优质肉犬商品基地、4个肉兔基地和饲料种植基地建设。同时,重点扶持牛龙、猪龙、鸡龙、羊龙和鹅龙,实行产业化经营,强化其联结基地和辐射带动农户的功能。大力开发主要以德大肉鸡、皓月肥牛、吉港和正业肉猪吉 林肉羊、吉林鹅、双山肉鸭、双阳
8、梅花鹿、长白山蜂产品为主的八大精品畜禽产品,提高占据市场、出口创汇实力。 (四)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开放的国际市场和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供求关系由供应导向和资源约束为主向需求导向和市场约束为主转变。迎接“人世”挑战,必需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主动发展外向型农业,参加国际竞争,加快生产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要建立开放式的现代农业格局,不断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搞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规模定位和组织形式定位,要本着“东进、北上、南下、西拓”策略,开拓国际市场即东进就是瞄准日本、韩国大量进口农产品这个“超级市场”,北上就是开发俄罗斯市场,南下就是开发东南亚,包括台港澳市场,西拓就是
9、开拓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市场。实施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和开放带动战略,要依据我省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特色突出的优势,重点建设吉林玉米、吉林大豆、吉林大米、白城绿豆、扶余红小豆、长白山山野菜、食用菌、松仁、中国林蛙油和吉林人参等绿色食品出口基地,培植以吉林特色为主的粮食、畜产品、中药材和中国林蛙等四大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业,开发出口精品。利用长白山纯自然、无污染这张王牌,大力发展纯自然绿色食品,扩大出口优势,抢占国际市场。广开国外就业渠道,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激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家到国外创办农业企业,把市场开发的触角延长到世界各地不断增加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主动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 术,尤其是生物和信息等高新
10、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订单农业”是一种当前引导农夫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仔细抓好产销对 接工作,使种植业订单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30以上,养殖业订单达到畜禽产品总量的20以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并使之成为政府引导农夫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加快各级农业行政单位的农业信息中心组建的步伐,及早开通吉林农业信息网,做到刚好、精确地向社会、向农夫供应各种服务信息,引导农夫按市场供求改变支配好生产和经营。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畜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促进我省农、Ip实现专业化、区域化;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平安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是要加大生产环节产出品和投人
11、品的技术标准的监督根据国际和国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两个”市场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是逐步改革通过国有粮食收储等企业调整限制农产品市场的管理模式,探究对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以及其他低成本高效益的支持、调控和管理的方式,完善主要农畜产品购销政策,健全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市场流通体系多元化。扶持农夫创办自己的流通组织,提高农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夫供应良好的市场环境。搞好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主动开拓农村市场,与此同时,开拓鲜活农畜产品“绿色通道”,货畅其流,从而最
12、大限度地缩短农畜产品流通环节。 (五)突出科教兴农,搞好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将来市场竞争,关键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实力上的竞争。适应新形势必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以实现农牧业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为目标,开展产学研相结合,自主探讨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体系。1加强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要紧紧围绕提质、降耗、增效、抗灾为目标。攻克优质、高产、多抗动植物良种选育及其种源探讨技术;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生物灾难可持续限制技术和高效集约设施工程条件下农作物配套栽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农业经济 发展 对策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