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 三国水浒谋士形象比较 水浒的谋士比较少,最简单让人记住的应当就是吴用和朱武。相比之下,三国的谋士就比较多诸葛亮、郭嘉、庞统、贾诩、周瑜、司马懿、荀彧、陆逊、崔州平、荀攸要拿两部小说的谋士比较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小生举例子来说说吧! 水浒谋士的代表人物是吴用。 吴用,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屡考不中,处于不得志境地。任门馆教授,只糊口而已。穷则思变,联合晁盖等,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为避官府追缉,毅然上梁山。 作为山寨机密军师,几乎策划梁山全部军事行动。火并王伦他火上浇油,举荐戴宗力排众议
2、,在华州智赚金铃吊挂,在北京说卢俊义上山。 受招安后,佐宋江、卢俊义征辽功绩卓著,获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吴用其人,也只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在东溪村这样的小地方做个乡村民办老师。吴用自号吴加亮,唯恐也有几分自比诸葛亮甚至想要强于诸葛亮的意思,加亮嘛。呵呵。这点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倒大略相像。 而三国谋士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勤于思索,注意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加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播。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
3、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意,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最终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专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胜利,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由此可见三国和水浒的谋士的形象都是有学识,都为自己的主公立下丰功伟绩,而且都有失算的时候。 吴用在详细的战术谋略上也颇多疏漏:比如伪造蔡京书信一节中,人家黄文炳都能在瞬间发觉书信的马脚,而吴用等戴宗去了许久后,回来又喝酒时才想起来(呵,幸亏吴
4、用酒量看来还不小,不然怎么回来一喝酒,立刻醉的找不着北了,岂不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当下拍腿懊悔不迭。吴用办这样的事还不是一回,高俅被擒上山后,假意答应回去后替宋江等在皇上面前争取招安事宜,又借口要个精细的人跟随他回去,宋江招安心切,当场派圣手书生萧让跟高俅去。吴用却赚一个不够,又让派铁叫子乐和也去。这也罢了。可高俅刚下山,吴用就说:“我观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折了很多军马,废了朝廷很多钱粮,回到京师,必定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休息,萧让,乐和软监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劳神力!”这不是搞笑吗?我的军师哥哥你早干什么来着,既然明知这样,放了高俅也就罢了,为什么不但不阻
5、拦宋江派萧让去,自己又让添上个乐和?莫非是怕萧让被“软监”起来太孤独,让乐和陪他说说话,闲来吹吹笛解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话,但是仍旧有一些失败的地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傲岸,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斗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行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常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夜以继日。丢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逼,整个作战安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对于人才的限
6、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敬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肯
7、定的事实。 还有的是,他们都是比较忠心的。 尽管宋江的选择是错误的,但吴用还是没有变心,一心一意的协助他。到死的时候也把自己安葬在宋江旁边。 刘备已死,面对有而似无的幼主,诸葛亮仍旧坚决不移,知道在北伐中病死。一份出师表就足以表明他的忠心。 不同点是相比之下,水浒谋士缺乏深思熟虑。吴用少有诸葛亮那样的远大理想。诸葛先生是所谓“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却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而吴用起先只不过是动了劫生辰纲的念头,想发上一笔横财,就此享用一生罢了。起先并没有更远大的目标。可想而知,若是生辰纲案不发,唯恐吴用很难说会再去落草造反。说起来吴用也就比只会“我先劫个色”的小贼们略多点“技
8、术含量”罢了。 吴用后来上了梁山,也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哪里比得上人家诸葛亮,身卧隆中之时就早已将“西川五十四州”之图绘好,提出了以西蜀为依据地的战略方针,事实证明后来世事的演化也是按隆中对的大政方针发展的。而吴用根本没有这样的纲领性方略,连类似朱升那样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大处着眼的方略也没有,倒是黑宋江上了山后提出了“替天行道”这一政治纲领,可见吴用在战略眼光上逊于诸葛武侯多矣。但凡历代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有极高的前瞻性和惊人的预见性,像毛老人家在抗日斗争初期就预见了抗战的三个阶段等等。所以吴用从“大局观”上就逊色的多,入不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档次。 还有的是,相比三国演义,水浒的
9、谋士的品德却差一点。在招安前,梁山泊在广招人才时,常常用一些比较卑劣的计谋,经常使人家破人亡,例子有:招收卢俊义时、招收秦明时原来是帮百姓起义,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却屡伤无辜,为的就是招揽人才。用这种方式招人才,未免有点卑鄙。这样也使水浒谋士的形象变得像一些市井无赖。而三国的谋士的行为都是比较光明正大,就算伤及无辜亦是各为其主,为的就是取得成功。 生在不同时代,其实已经证明两部小说的谋士有很大差别,就似乎现代人与古代人比较,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极大差别,至少现代人缺少古代人那种纯真。这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从中我也发觉谋士间的对比也可以看作人类改变的缩影,希望人类在不断的进化中不要遗失身上的闪烁光线。 三国 水浒 谋士形象分析 三国谋士榜 三国、水浒 1 三国演义中华佗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赵云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精辟)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评析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