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课_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3_课_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_课_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_课_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3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 3、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心情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酷爱与观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引导学生驾驭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5、相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课时支配 :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乡村四月 一、
2、前置学习: 1、经典诵读: 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揭示课题: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巡游了宽阔的牧场之国,今日我们一起到诗词中感受别样的田园风光。首先学习第一首乡村四月。(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喜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
3、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二、明确目标:自由朗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请绽开丰富的想象,将想象的画面生动地说一说,演一演) 三、尝摸索究: 1、朗读感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沟通自主学习中的发觉和疑问。 四、沟通点拨:请一个小组结合学习目标引导全班展示沟通学习 1、我是第一发言人,我来读读这首诗。谁来给我评价?谁来和我挑战? 2、我是其次发言人,我看到的画面是 3、我是第三发言人,
4、我体会到诗人 4、我是第四发言人,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五、练测反馈: 1、我来背诵诗歌 2、我来作画 六、阅读举荐:翁卷的诗歌 1、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多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2、 山雨 一夜满林霜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1、经典诵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再来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古诗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