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S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S版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S版语文) 17、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中描写夜晚所见和小儿垂钓的情景,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哪些古诗?(自由发言)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小儿垂钓。 二、初读课文,相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相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蓬 稚 纶 侧 莓 苔 (1)读准
2、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沟通认字方法。 (4)自由读,开火车读。 (5)读课文测读。 3、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1)指导写字。 (2)仔细读,视察字形。 重点指导: 垂:中间横最长,最终一横最短。 招:右边是刀+口。 (3)学生书写,师巡察指导。 三、学习小儿垂钓 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自读课文。 (1)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 (2)“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 2、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须要把线垂在水中。“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小儿”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无趣的孩子。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3、读
3、第 1、2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河边长着莓苔和青草。 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齐读第 1、2句。 4、读第 3、4句。 (1)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小孩有没有回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遥招手”,远远地招手。教学“遥”,远远地。) (2)小孩为什么不作声光招手? (担忧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鱼儿不上钩,所以不应答路人的问话,“应”,应答的意思。) 指引: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仔细和天真可爱。 齐读第 3、4句。 5、朗读全诗。 小结: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专注的学钓鱼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希
4、望同学们朗读时,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6、有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说说诗句大意。 其次课时 一、复习小儿垂钓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古诗小儿垂钓。 二、学习夜书所见,相识生字 1、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萧 促 篱 (2)沟通学习生字的方法。 (3)自由读,开火车读。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客:与容的区分。 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5)学生书写,师指导。 三、学习夜书所见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把这首古诗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相互评议 3、小组合作,自学沟通,相互沟通。 4、词语教学。 萧萧:风
5、声。挑:捉。 促织:蟋蟀或蚰蚰。 篱落:篱笆。 5、题目夜书所见的意思。(将夜里看到的写下来) 6、读第 1、2句。 (1)指名说大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这时的作者心情是怎样的?(孤独、郁闷) 7、读第 3、4句。 (1)由此,诗人想起了什么呢?(想起家乡和童年) (2)说说诗句大意。 (3)可以想象诗人的童年是怎样的? 8、指导朗读。 (1)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由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孤独、孤独,思念家乡的亲人,想起童年的生活)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古诗。 (3)齐读古诗。 9、背诵古诗。
6、 四、作业 1、接着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大意。 板书设计: 17、古诗两首 不应人 夜书所见 蓬头 小儿垂钓 学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孤独、思乡之情 怕鱼惊 感:动客情 教学反思: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主动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育读书实力,激发阅读爱好。 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意提高学的生视察实力和书写水平。 18、小鹿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相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浪读课文。 3、培育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毅意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
7、物演示,激趣引入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视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留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留意订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留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番读课文。 三、自由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汇报默读了解的内容。 3、自由练习讲文中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组词。 2、认清字形。 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功:左边的工作偏旁时,第三笔的横要改写为提。 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台字。 桥:左边是木字旁,右边
8、上面第一笔是平撇,第九笔是竖撇,最终一笔是竖。 淋:左边是三点水,中间木字的捺要改为点,右边木字的捺要写得伸展开来。 4、老师范写。 5、学生书空,描红。 五、作业 书写生字。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其次第七自然段。 3、小鹿的减法指的是什么? 4、你知道小鹿的减法是怎样做的吗? 5、小鹿说:“减去一天,就向胜利靠近一步!”小鹿的胜利指的是什么
9、? 6、小鹿每天是怎样坚持做减法的? (他从太阳升起始终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7、读到这里,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8、獐子看到小鹿这样累,它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9、分角色朗读小鹿和獐子的对话 10、齐读其次第七自然段。 11、齐读最终两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长,领悟深化 1、小组探讨沟通: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五、齐读全文。 六、表演课文内容。 1、请几位同学表演。 2、请大家对表演者说说自己的看法。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小鹿的减法 小鹿的减法 361-1=364 -=(胜利
10、)(造桥胜利) 小獐的减法 (发愁)(失败) 教学反思: 适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评价自己;语言节奏性强,适合学生练习朗读,也适合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在学文的时候,先要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课文是写的是什么(小鹿造桥胜利,獐子铺路失败)。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从中发觉答案。最终总结:小鹿和獐子的对话反映了它们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探讨,明白小鹿做“减法”的意义,教化学生明白要做一个能坚持、不放弃,有坚决信念的人。 19、爱发脾气的孩子 教学目标 1、相识14个“会认字”,正确书写8个“会写字”。相识“角”字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能乱发脾气。 教学时间: 二课
11、时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设疑 1、出示课题爱发脾气的孩子。 2、提问:看了课题之后,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分小组读课文,相互正字音。 4、自由快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在课文中画诞生字词,然后拼读两次。 2、自主识记生字,并想想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指导学习偏旁“角”。 4、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顺:左边是川字,右边是页字,这个字再田字格中左右两边大小要均等。 经:左边是绞丝旁,右边的第一笔是横撇,其次笔是点,下面是工字。 钉:这个字要写得左高右低
12、,金字旁第五笔竖提不能凸到第三笔横的上方。 解:左边是角字旁,右边上面是刀,下面是牛字。 受:上中下结构,上面是爪字头,中间是秃宝盖,下面是又字。 5、学生书写。 6、评议学生的作业。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把那个男孩子叫做“爱发脾气的孩子”。 2、一边读一边想:这个孩子为什么后来又不发脾气? 3、指名分别读其次至四自然段。 小组探讨:小男孩的爸爸为什么要交给它钉子,锤子,让他发脾气的时候往木桩上钉钉子,致歉了再拔出来? 4、爸爸发觉木
13、桩上钉子有什么改变? 从课文中找出词语,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再议一议。 5、朗读第四自然段,视察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6、读第五自然段,思索探讨:男孩为什么不须要钉子,锤子了? 7、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拓展延长 平常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爱的词语收集到词语花篮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S版语文)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重点 初二语文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学问一、二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其次单元教案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其次单元作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第五单元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