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工作汇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书记”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工作汇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书记”工作汇报 践行群众路途 做群众贴心人 市委办公室选派“第一书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序 1、当好党的政策的宣扬队。(背景:政策宣扬。见视频1,12分钟处) 2、当好农村党建的工作队。(背景:召开村委会。见视频1,11分钟处) 3、当好致富脱贫的服务队。(背景:田间地头指导。见视频1,12分钟处) 【解说】三南尹村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原以神话传闻得名“南尹”,现为赵、季、尉三家南尹的合并村。三南尹位于探沂镇驻地西4公里,全村3002人,858户,耕地面积2820亩。村支两委成员5人,党员68人,低保户41户,个体户82户。全村青壮年劳动力1760人,其中20%长期在外地打工,60%在
2、四周村庄或本村板厂工作,20%从事农业生产。三南尹村“两委”班子涣散,派系冲突尖锐,是远近出名的乱村,2008年曾发生过上访案件。百姓曾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形容村里的情形:“以前的老先进,现在的落后村,街不通,路不顺,人心涣散脏乱差”。(视频1,12:56分处) 去年3月,市委办公室选派刘伟和范彬二位同志到三南尹村担当“第一书记”以后,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在深化走访 1 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加强一个建设, 打造四型村庄”的工作目标,在市委办公室和县、开发区的关切、支持、协作下,任职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视频4,1:49分钟处)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村
3、班子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该村作为三个村的合并村,力气比较均衡,很难从一个村选出个总揽全局的支部书记。针对这种状况,“第一书记”工作组建议镇党委从镇里选派一个有学问、有实力,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副科级干部到村担当支部书记,组成强有力的“两委”班子。同时,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化系统,开展集中学习、教化培训。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分别到罗庄区沈泉庄村、临沭县北沟头村、莒南县十字路镇等地参观学习,增加了村支“两委”班子的凝合力、战斗力和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的实力。(视频5, 00:2;视频4,2:40;照片1) 二是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加强基层服务
4、型党组织建设、增加村级组织凝合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三南尹村以前的老办公场所破旧低矮,面积狭小,一室多用,村委各项活动无法开展,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视频5,3:21;);工作组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村民供应行政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增加事务办理大厅,农家书屋,农村电影院、党员活动室、微机阅览室等,使党员学习活动有了阵地,干部参事议事有了场所,群众休闲消遣有了舞台。(视频8,2:47)(新旧办公场所放在同一画面上进行对比) 2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暂行规定要求,仔细落实“四民主一考核”“四议两公开”等各项制度,坚持
5、用“四议两公开”方法实施村级重大事务,增加村民的民办法识,使各项村级事务制度化、程序化,推动了村庄规范发展、科学发展。( 照片1) 二、打造“四型村庄”,构建富有、活力、宜居、和谐新农村 任职工作组把谋发展、促增收作为“第一书记”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出了“两个园区齐发展,村民集体双增收”的工作思路,主动打造“四型村庄”。 (一)发呈现代高效农业,打造富有村庄。一是建基地。在该村水稻种植基础上,把村南耕地进行流转、整合,建成2000亩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视频1,12:21;视频9,8:02)二是做品牌。申报注册了“祊河源”绿色水稻品牌,统一加工包
6、装,加入“沂蒙优质农产品”宣扬系列,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大米价格每斤比以前提高了1元钱左右,平均每户年增收入3000元。(视频1,12:26;ppt4)三是强服务。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多次聘请农委、农科院专家讲课,为他们供应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视频10,0:1;视频4,0:43;照片1;照片2.1) (二)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打造活力村庄。 一是规划建设村级工业园。合理利用村西200亩的贫瘠土地,在几家个体板材加工企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处村级工 3 业园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服务项目提升,主动招商引资,实行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
7、经济收入。目前,工业园内已有46家板材加工企业,年增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视频4,3:51) 二是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成立了“六合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视频1,12:31)板皮加工联合社,(视频10,3:12)实行“村集体+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实行股份分红,变“输血”为“造血”,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 三是开展植树造林。充分利用“四荒”、“四旁”、坡地等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实行村集体统栽统管、村户分成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视频8,15:30;15:50;16:06;17:20) (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村庄。 一是做好村庄“五化”文章。绿化。投资5万元,购买
8、5000多棵绿化苗木,对中心街道两侧、村北外环路南侧、新居民楼四周绿化地带进行绿化。(视频2,2:09;视频10,5:25)美化。投资4万元,对中心街道两侧进行粉刷,增设宣扬标语,并在村东建一处文化墙。(视频1,13:51;照片)净化。对村内东西18条共计16公里的街道进行清理,清除了“五堆”,路面铺上沙石,彻底清除了脏、乱、差现象。(视频6,0:43)硬化。对中心街道到滨河大道的路面进行硬化,消退“断头路”现象,解决百姓的出行困难。(视频8,0:1)亮化。把327国道到滨河大道约2公里长的中心街道架上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困难。(视频1,1:54)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 水:(1)村西
9、拦水坝年久失修,每到雨季,整个村西的房屋都浸泡在水里,时刻有坍塌的危急。多少年了,村里无钱修理。“第一书记”工作组协调资金30万元,全面改造了拦水坝,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改造前、改造后的图画依次出现,定格在同一个画面上,形成对比效果。见PPT)(2)农田浇灌是村民很犯愁的事,没有水渠既费水又伤庄稼,为了给水稻浇水,村民须要排队等几天几夜。工作组协调资金17.7万元,修建灌渠1266米,彻底解决了农田浇灌问题,村民在自家地头上等着,水就源源不断的流到田里。(见PPT)(3)投资26万元,为全村架起自来水。 路:(1)生活路。村子的主要道路没有硬化,百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作组协
10、调资金20万元,硬化了村庄主要街道和村北通滨河大道路面,解决了百姓出行困难。(视频8,0:05)(2)生产路。农田里缺少生产路,播种的机器下不了地,收割的庄稼运不出来,(视频4,3:25)工作组协调资金35万元,以“路带渠”的形式,建设4公里的生产路,解决了村民农作物的运输困难。(ppt) 电:以前的电线满街都是,越是须要用电的时候电越不够用,给村民带来许多不便。工作组实行“电力部门帮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的方式,投资13.8万元,完成了全村电路低压整改工作,确保了村民全年用电。(ppt) 房:(1)村民常常为儿女结婚无处住发愁;经过村委会探讨,启动新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两栋居民楼房,解决了66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书记 工作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