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docx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李佳霖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例题,及62-63页“想想做做”的第 1、 2、 5、 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并驾驭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实力。 3.增加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打算】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吧。(出示课件) 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 (23)5=2(35)。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预设1:(填加号)可以吗?口算一下。你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预设2:(填加号和乘号)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都可以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可以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 二、举例验证,探究规律 (一)学习乘法交换律 1.情景感知乘法交换律 谈话:我们学校开展的欢乐大课间同学们都在主动练习,看!这是老师在校内里看到
3、的景象。(出示图片:踢毽子)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可以 怎样列式呢? 依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板书: 35=15(人) 53=15(人) 追问:你为什这样列式? ?人 引导:视察一下,他们的结果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35=53(板书) 谈话:课间同学们不仅喜爱踢毽子,还特别喜爱 跳大摇绳。(出示图片:跳大摇绳)你能依据要 求解答吗? 依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板书:28=16(人) 82=16(人) ?人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依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列2个算式,它们的结果相同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8=82(板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识的课间活动,让学生
4、理解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依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出两种不同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法的交换律,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促进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再写2个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学生分组探讨,老师巡察。集体沟通。老师相应板书3个例子。 追问:谁能说说你的发觉? 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课件展示) 同位两人再说说。 谈话:看来像这样的式子中也有肯定的规律。可以叫做乘法(引出乘法交换律)课件 引导:加法交换律有字母表达式,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交换律吗? ab=ba(板书)
5、 追问:这里的a、b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发觉,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觉新规律的方法。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更加简洁明白,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教学乘法结合律 1.初步感知,引导比较 谈话:我们学校还打算组织跳绳竞赛,自己读题,看看你能解决吗? 凤凰台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与跳绳竞赛,每个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30人参与。 一共有多少人参与竞赛?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依据问题回答。预设1:先算出一个年级参与的人数。(302)6=606=360(人)口答 预设2:先算出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乘法 交换 结合律 展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