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单选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i),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ugrav
2、e;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稔(sh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查看原文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查看原文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查看原文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
3、颐式的阅读快感。B.与作风问题一样,会风问题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C.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D.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查看原文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
4、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C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查看原文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
5、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
6、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
7、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李恭坤的三国演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6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B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C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
8、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D在陶瓷雕塑中,组雕、雕群的塑造,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查看原文7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和语言艺术。B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C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D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的固定死板的艺术。查看原文8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B文学名
9、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C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D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查看原文燕将录杜牧谭忠者,绛人也。忠豪健喜兵,燕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元和五年,中黄门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何?其徒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师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谋。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夸服于
10、臣下也。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于天下乎!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季安曰:然则若之何?忠曰:王师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魏若伐赵,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季安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得其堂阳。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
11、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曰:燕南有赵,北有胡。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刘济乃曰: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必不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赵,今无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刘济曰: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见德于赵人,恶声徒
12、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选自樊川文集,有删改)燕和下文的赵、魏、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燕牧、魏牧、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中黄门:此处指宦官。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引:引来B今若师未叩赵叩:攻打C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反君与:帮助D会刘济合诸将曰会:拜会查看原文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B于赵为角尖之耗/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不如因善遇之D此乃天子自为之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查看原文11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3、()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查看原文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B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谭忠认为此举不妥,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C谭忠回到燕镇后,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D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作出直接评价,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查看原文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