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 初步设计 3 初步设计 3. 1目的与要求 3.1.1 除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基本确定设计方案。必需依据批复的可行性探讨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编制设计概算,供应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经审查批复后的初步设计文件,则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支配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施工打算,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限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采纳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1.2 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途的走向、限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
2、沿线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看法,基本落实路途布设方案。对建设条件困难地段的路途、路基、路面、特大桥、大桥、特长及长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举荐方案。 3.1.3 初步设计应: 1 选定路途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途位置; 2 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矿产、文物等状况; 3 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条件,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 4 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别路基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 5 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支挡、防护工程的方
3、案、位置、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6 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7 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8 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9 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0 基本确定路途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1 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形式、类型及主要尺寸; 12 基本确定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13 基本确定环境爱护措施与景观设计方案; 3 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14 基本确定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15 基本
4、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管线等设施的数量; 16 提出须要试验、探讨的项目; 17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及工期支配; 18 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 19 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20 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1 编制设计概算。 3.2 组成与内容 3.2.1 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 第一篇 总说明 第一篇 总体设计 其次篇 路途 第三篇 路基、路面 第四篇 桥梁、涵洞 第五篇 隧道 第六篇 路途交叉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八篇 环境爱护与景观设计 第九篇 其他工程 第十篇 筑路材料 第十一篇 施工方案 第十二篇 设计概算 附 件 基础资料 3.2.2
5、 第一篇 总体设计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途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 2 说明书 1)概述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扼要说明测设经过。 (4)路途起终点、中间限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马路及铁路等。 (5)可行性探讨报告批复看法的执行状况。 4 初步设计 (6)其他须要说明的事项。 2)建设条件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地形、地貌;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工程地质评价; 水文地质评价; 不良地质路段状况; 地振动峰值加速度采纳及大型
6、工程构造物区域地振动峰值加速度鉴定状况; 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4)沿线环境敏感区(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包括:自然生态、水资源、动物、文物等爱护区,电力电讯、学校、医院、军用、地震、气象、宗教等设施,矿产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等。 (5)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对交叉设置方式的影响,附“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图”。 (6)交通组成特点对项目的影响。 (7)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8)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9)各种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及对项目的影响。 (10)筑路材料供应
7、、运输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11)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看法,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12)其他。 3)总体设计 (1)依据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项目设计指导思想,制定设计原则。 (2)路途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马路(含规划马路)的连接方式。采纳分期修建方案时,起终点的近期实施方案及远期的设计预留方案。 (3)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纳状况,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连接过渡状况。 (4)路途总体设计方案。附“路途总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含比较方案,要求同“路途平、纵面缩图”。 (5)设计速度100km/h路段车辆运行速度模拟检验结论。 (6)平安设计措施。 (7)马路一般路段与特别路段(
8、如爬坡车道、紧急避险车道等)的横断面布置方案(组成、宽度、构造及设施)的设置状况。 (8)沿线大型桥梁、隧道、交叉、服务设施的设置位置、间距,设计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协调状况。 5 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9)沿线交叉工程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协调状况,以及与当地生产、生活须要的适应状况。 (10)管理、养护、服务设施的设置状况。 (11)全线土石方状况,取土、弃土方案。 (12)占用土地状况及节约用地措施。 (13)与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状况。 (14)分期修建方案及其比选结论。 (15)各种筑路材料的采纳状况。 (1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采纳状况。 (17)设计概
9、算。 (18)下阶段须要深化解决的问题。 (19)下阶段须要进行试验、探讨的项目。 (20)须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路途 (1)路途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纳状况。 (2)可行性探讨报告批复的路途限制点执行状况。 (3)路途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山区困难路段应在踏勘或地质调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讨工可路途方案,通过在1:1万或1:2000地形图上反复进行路途方案的优化工作,合理利用走廊资源,并提出同深度比较的路途方案,附1:1万或1:2000路途方案图、相关专业图表,提出举荐方案。其他路段干脆通过同深度方案综合比选提出举荐看法。论述时应就方案的提出理由、方案的工程实施条件、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考虑
10、以下几方面。 建设条件对各路途方案布置的影响分析; 各方案的选择和布置状况(限制点间距、路途、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位置的协调及其位置的确定); 各方案平、纵指标及连续、均衡状况; 行车平安、通行实力、服务水平的分析比较; 马路用地、征用基本农田及拆迁状况; 与铁路、原有马路、农田水利、电力、电讯、重要管线(道)等的干扰(包括施工)状况; 各方案路途对沿线环境影响评价和比较;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造价(可依据方案状况采纳估价、基价或概算)及运营效益的比较; 结合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路网结构论证路途布局的合理性及对沿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其他评价和比较(包括政府有
11、关部门对路途的看法和评价)。 (4)对设计速度100km/h的路段,宜采纳运行速度方法,对可能出现运行速度差大于20km/h的路段进行平安性分析、评价,并给出改善的平纵面技术指标,或实行必要的交通平安、管理措施等。 6 初步设计 (5)平安设施 设计原则。 设计方案。结合马路几何参数、特大桥及大桥、隧道、互通立交等构造物分布状况拟定设计方案、规模,并进行方案比较论证。 标记。 标线。 护栏。 隔离栅。 防眩设施。 防落物网。 视线诱导标。 10防撞设施。 11其他平安设施。 (6)下一阶段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5)路基、路面 (1)沿线地质、地层状况描述、不良地质地段及其相关物理、力
12、学指标等。 (2)一般路基设计 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路基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 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堑)最大、最小高度及其限制因素等。 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堤、路桥(涵)过渡路基等设计方案及比选论证(必要时对高填深挖路基按工点说明)。 (3)特别地质路基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4)路基防护工程方案比选论证。 (5)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6)路面设计原则、设计依据、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必要时应实测交通组成及车辆轴重)、路面结构方案、类型的比选论证,路面结构设计(主线、互通立交匝道、被交道路、收费站广场、桥面铺装、隧道路面等),材料要求等。 (7)路基、路面
13、排水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8)路基土工试验、筑路材料及路面结构混合材料试验状况。 (9)须要进行科研试验项目。 (10)下阶段应留意的问题。 6)桥梁、涵洞 (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纳状况。 (3)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状况。 7 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4)桥梁抗震设计状况。 (5)桥梁耐久性设计及措施。 (6)沿线水系及水文概况、特征,农田水利设施与桥涵设置位置及孔径选择的关系。(7)沿线工程地质、筑路材料与桥涵结构类型选择的关系。 (8)逐座说明桥梁跨越河流的流域状况、河段特征、桥位处地质、水文、通航状况,桥位的比选状况,水文计算、桥梁孔径确定,岸坡防护工程
14、设计、工程抗震措施、通航河流防撞设计、桥梁施工方案等。特大桥应提出两个以上桥型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对常规大、中桥应简述不同墩高、不同跨径、不同桥型综合比选论证状况,选定最合理的墩高、跨径及梁型组合后,全线桥梁统一按此组合合理布置,桥型布置不再作多方案比较;中、小桥、涵洞水文计算、孔径确定依据说明。 (9)特大桥或重要桥梁的景观设计。 (10)特大桥或重要桥梁的养护方案。 (11)下阶段应留意的问题。 7)隧道 (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纳状况。 (3)沿线隧道的分布状况。 (4)逐处说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长度、断面形式及与路途协调状况,各方案比选论证状况。 (5)逐处说明隧道、竖井
15、、斜井和协助坑道的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及洞口自然坡体稳定性状况。 (6)说明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洞门型式的确定,抗震措施,洞内外防、排水方案,洞内装饰及路面方案。 (7)特别线形、交叉位置关系状况下的隧道设计方案。 (8)特别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务的预案论证。 (9)特别结构隧道设计方案论证及施工方案。 (10)隧道施工场地、便道布置和弃碴方案。 (11)环境爱护设计。 (12)隧道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救援等的设置原则、规模、标准及方案的论证状况。 通风设施的设计原则,风机布设方案,限制方式和实施安排等。 照明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
16、要求,照明区段的划分、功能等。 供配电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技术要求及供电方案等。 消防设施的设计原则,隧道消防组织方案和消防设施设计方案和实施安排等。 (13)长及特长隧道运营期的救援、防灾、逃命方案论证。 200。 (4)运行速度曲线图 检验与评价设计速度100km/h马路行车平安性,为交通工程设计供应依据(图例仅供参考),包括小客车、大型车的两个方向。 8 初步设计 (5)运行速度计算表 包括小客车、大型车两个方向。 (6)马路分期修建方案设计图 对分期修建的马路,应依据总体设计及分期实施安排,参照上述平面总体设计和马路典型横断面图的要求,绘出前期及后期工程的平面总体设计及其横断面,包括
17、各种构造物、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期实施总体设计方案。 路途比较方案(同深度比较)设计图可单独绘制,亦可在平面总体设计图中示意。 3.2.3 其次篇 路 线 1 路途平面图。示出(1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8)路途交叉 (1)设计原则。 (2)技术标准采纳状况。 (3)路途交叉(包括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匝道及连接道路、分别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平面交叉及管线交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4)逐处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设置理由、集散交通量、连接道路、地质、地形、地物状况,互通方案的比选与论证比较表,技术指标的选用,匝道车道数的确定,变速车道采纳的型式及其长度
18、的取值,平交处通行实力的分析,收费口收费车道数的设置,排水方案及跨线构造物的方案等。 对转换交通量较大的枢纽互通,当匝道间或匝道与主线间存在交织运行且交织段长度较短时,应对交织段的通行实力进行分析。 (5)逐处说明服务设施的位置、地质、地形、地物等状况,变速车道采纳的型式及其长度的取值,连接道路,排水方案及交叉构造物(通道、天桥)的方案等。 (6)分别式立体交叉的位置、设计标准、排水设施、跨线构造物的类型(上跨、下穿)及方案比选等状况。 (7)通道和天桥的设置状况。 (8)平面交叉的设置状况。被交道路现状及拟改建采纳的标准(包括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路面及排水等)、交通管理方式、平面交叉采
19、纳的类型及其方案比选状况等。 (9)重要管线、管道交叉或平行时的设计状况,并说明有关规定对设计的详细要求。 (10)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依据本项目交通量、几何设计、服务水平和环境等的详细状况与特点说明各项设施的设置目的、要求及技术措施。 (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计标准、规模、技术指标的主要结论及其举荐方案。 管理养护机构的组成形式、设置规模、位置及人员配备等。 监控设施的设计原则及系统目标,举荐方案的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安排等。 通信设施的设计原则,通信传输方式,通信网构成及功能,管线设计和实施安排等。 9 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收
20、费设施的设计原则,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及其收费站点的布设,收费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安排等。 服务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逐处说明服务设施的布设位置、功能、建设规模、举荐方案及实施安排等。 供配电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技术要求及供电方案等。 照明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照明区段的布设位置、功能等。 房建工程的设计原则、标准及布设位置、建设规模等。 (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举荐方案的主要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其造价。 (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10)环境爱护与景观设计 (1)环境爱护与景观设计的依据(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报告书及批复看法)。 (2)项目
21、区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现状(包括物种多样性,自然植被覆盖率,土壤养分,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爱护区,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分布等)。 (3)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含敏感区的调整,取土场、弃渣场的布设分析)及与自然爱护区、水资源爱护区等的关系。服务区交通量及污水排放预料(须要时供应)。 (4)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5)主体各专业设计的环境爱护措施。详细阐述在路途布置、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含收费站、服务区、标记)、排水、料场布设、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含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爱护对策)。 (6)各项环境爱护设施的布设位置、类型、功能及其方案比选状况。 (7)主要场地的景观方案及比选。 (8)
22、拟采纳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9)与环保、文物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状况。 (10)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11)其他工程 (1)逐处说明悬出路台、防雪走廊、观景台等工程的设置理由及工程状况。 (2)改路、改渠、改河(沟)等工程状况,等级马路及重要沟渠的改移应逐处说明。 (3)逐处说明渡口码头的地形、地质、其他状况及其布置原则和方案。 (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12)筑路材料 (1)沿线筑路材料(包括工业废渣)种类、质量、储量、供应量(包括外购材料)、运输条件与运距。 (2)主要料场分布状况。 (3)主要材料采、购及运输等状况。 (4)下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留意事项。 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 基本建设项目 设计 文件 编制 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