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350家新三板企业摘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今年以来350家新三板企业摘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以来350家新三板企业摘牌.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证券报 /2018 年 /4 月 /18 日 /第 A08 版 新三板周刊 今年以来 350 家新三板企业摘牌 挂牌企业数量动态平衡 本报实习记者 齐金钊 动态平衡 4 月 16 日,长江医药、华特气体、华丽达等 14 家挂牌企业摘牌;当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 为 11518 家。其中,创新层企业 1289 家,基础层企业 10229 家。 一天十余家企业同时摘牌,这在新三板并非新鲜事。 2018 年以来,新三板企业摘牌数量明显 增多。全国股转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6 日, 2018 年以来已有 350 家企业摘牌。而 2017 年 全年摘牌企业数量为 708 家。 从目前情况看
2、,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逐渐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从 2017 年 3 月 31 日首次突破 11000 家,到 2017 年 12 月份达到 11651 家的高点,近一年以来挂牌企业总数变动幅度基本维持 在 651 家以内。而在 2016 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增长 5484 家。 对于选择从新三板主动摘牌的企业而言,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规模较大,盈 利能力强且有计划 IPO 的企业;第二类则是规模较小,在新三板也没有融到资金,且二级市场流 动性较差的企业。部分企业则因为多种原因被强制摘牌。 “ 这两种类型是从两个极端进行描述。 ”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告诉中国证券报社记者, 第一类摘
3、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好,规模较大,成长性盈利能力均比较强,且不少企业在新三板融 资具备一定规模,为未来的成长储备了力量。这些企业中的不少选择 IPO 以进一步发展。另一类 则相反,留在新三板获得的支持有限,但成本支出不能少,于是选择主动摘牌。 广证恒生分析师陆彬彬与付立春观点类似。陆彬彬指出,融资与流动性便利享受不足,成为 净利润规模小于 1500 万元的摘牌企业离开新三板的重要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在主动摘牌的企 业中, 2017 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有 92%实施过定增,净利润超过 1500 万元低于 5000 万元的企业 68%实施过定增。这些企业实施过定增的占比均高于净
4、利润规模小于 1500 万元 的企业。这显示出净利润规模较小的企业融资难度大。 陆彬彬表示,从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情况看,净利润规模大于 1500 万元的企业,二级市场存 在成交记录的企业占比为 59.21%;而净利润规模小于 1500 万元的企业,二级市场存在成交记录 的企业占比仅为 45.45%。部分规模较小的挂牌企业可能认为自己 “ 收益 ” 不足而选择主动摘牌。 而对于净利润规模足够大的优质企业而言,陆彬彬认为, IPO 是驱动企业摘牌的重要因素。 部分企业则是由于被并购。统计数据显示, 2017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规模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 中, 61.54%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规模
5、在 1500 万元至 5000 万元之间的企业中,该数字为 28.67%。 “ 摘牌和挂牌相辅相成,当挂牌企业达到足够体量时,摘牌潮自然出现。 ” 新鼎资本董事长 张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新三板摘牌企业增多,除了新三板体量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规律外, 也与新三板当前流动性不足存在一定关系。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的不足,促使部分企业选择离开。 提质增效 从 2015 年初的不到 2000 家,到如今的 11000 余家,企业数量规模的快速扩容,对新三板市 场的服务水平和制度建设均提出了考验。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市场已经从过去追求 “ 量 ” 的 增长,转变为如今追求 “ 质 ” 的提升,退市机制的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今年 以来 350 三板 企业 摘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