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五首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诗五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五首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背诵理解诗词,体会诗歌意境。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悟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这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尝和审美实力。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首回乡偶书 1、作者简介及导入课题:贺知章,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当,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
2、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一般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家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揭示题目:今日,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2、据题质疑: 这里的“偶书”是什么意思?诗人并非着意作诗,只是把回乡后感受最深的事和想法登记来 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视察,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订正齐读生字新词。指名读诗范读,生画节奏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4、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思索:
3、(1)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哺育了自己的家乡与家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肯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视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当儿童笑问客人的时候。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悲伤)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
4、,全班沟通)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是啊,“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树高千丈,饮水思源”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变更,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5、主题: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夜雨寄北 1、学生齐读诗歌。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
5、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当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心情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品尝感悟。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 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2)“何当”体现出主子公
6、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子公当时急迫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4、主题: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5、课堂小结。 回乡偶书抒写久客伤老之情。这首诗不事雕琢,言辞亲切平和,却深情表达了回乡的喜悦和对岁月流失的感伤。夜雨寄北(又称夜雨寄内),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诗人把秋雨夜景与思念家人的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淡淡的四句小诗,产生了不凡的艺术感染力。 三、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其次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二、淮上与友人别 1、诗人简介,见课文。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诗五首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