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3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
《必修1、2、3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2、3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先看书(先看书P、5051的课文)的课文)(一)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第一步:第一步: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度受热不均高低纬度受热不均等压线与纬线平行等压线与纬线平行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赤道与极地间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的闭合环流赤道赤道南极南极北极北极赤道赤道低低高高低低高高高高低低低低高高单单圈圈环环流流思考思考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存在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存在地转偏向力,
2、迫使运动着的大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这样能否形成单圈环流呢偏转,这样能否形成单圈环流呢?第二步:第二步: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等压线与纬线平行)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赤道(近地面大气受三力作用;高空受二力作用)(近地面大气受三力作用;高空受二力作用)单圈环流单圈环流3030o oN N0 0o o地面地面高空高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三)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高高低低低低高高低低赤赤 道道 低低 压压 带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三圈环流三圈环
3、流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低低高高低低高高低低高高低低高高北半球为例北半球为例热力成因热力成因动力成因动力成因热力成因热力成因动力成因动力成因请熟记七个气请熟记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位带的名称、位置、范围(地置、范围(地图册图册P、24)。)。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信风带信风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带带带带再看再看 地图册地图册上的俯视图上的俯视图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动力因素地球表面的气压带(七个:每个占约地球表面的气压带(七个:每个占约10个纬度):个纬度):赤道低气压带(一个)、副热带高气压赤道低气压
4、带(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各两个)(各两个)小结小结地球表面的风带(六个):地球表面的风带(六个):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各两个)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各两个)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低纬环流和信风带问题:问题:赤道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为什么?气压如何?赤道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为什么?气压如何?赤道高空大气如何水平运动?赤道高空大气如何水平运动?3030N N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 3030N N近地面气压如何?近地面气压如何?3030N -N -赤道之间的赤道之间的近地面近地面大气如何水平运动?
5、大气如何水平运动?赤道地区的赤道地区的辐合气流辐合气流如何形成?如何形成?2326 N2326 S6634 S6634 N0(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先看书P、51P、52的课文)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直射赤直射赤道时道时(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问题:问题:1 1、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何方,为什么?、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何方,为什么?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位置,势力范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围有何变化?3 3、北半球冬季移向何方,为什么?各风带、气压、北半球冬季移向何方,为什么?各风带、
6、气压带的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带的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 移动的原因: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大致随太阳直射点的的季节移动而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约10 个纬度)。1 1解析解析1 1解析解析A 解析解析3 3解析解析3 3C 解析解析4 44 4解析解析B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先思考并做课本52页活动的两个表再做该活动的第一题。由于风带、气压带分布以及移动由于风带、气压带分布以及移动南北纬南北纬10102020: : 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大气环境 气压 和风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