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前两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前两单元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前两单元知识点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前两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 (云量) 、 (降水量) 、 (气温) 、 (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和降水量) (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 2 点)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
2、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用 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 毫米)是小雨,1025 毫米是(中雨) ,2550 毫米是(大雨) ,50100 毫米是(暴雨) ,100200 毫米是(大暴雨) ,大于 200 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
3、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 、 (层云) 、 (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 、 (多云) 、 (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 ,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
4、家。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 5 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 7 级;紫外线强度分为 5 级。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 1 根、小刀 1 把、剪子 1 把、硬纸板 1 块、大头针 1 个、橡皮铅笔 1 只。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 1 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 15 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
5、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 、 (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单元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