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ppt
《课程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省培计划)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省培计划)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湖南文理学院教学督评中心湖南文理学院教学督评中心主讲教师:罗兴文主讲教师:罗兴文联系方式:联系方式:E-mail :讲授提纲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内涵解读 二、乡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三、乡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涵解读(一)相关文件的形成过程(一)相关文件的形成过程1.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文件 教师职业尽管有几千年历史,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看,
2、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由官方正式提出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能。”2.我国的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198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简称专业标准)。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n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
3、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3.标准的定位 标准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n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4、研制过程n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着手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师专业标准是其中重要内容,研制工作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n一是课题研究。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9所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开始研究三个标准。2008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中国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开展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等前期研究
4、。n二是标准研究。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由北师大庞丽娟、顾明远和东北师大史宁中分别牵头组成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标准文稿。课题组听取了1000多位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园长及一线教师的意见,大的修改有30多次。n三是征求意见。教育部组织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邀请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讨论修改。征求有关司局、各省教育厅和部分师范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意见,多次修改三个标准文稿。n四是专家审议。分别组织召开三个标准审议会。邀请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三个标
5、准进行了审定。n五是审定统稿。教育部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课题组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对文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二)(二)专业标准专业标准的价值的价值1.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潮流; 综览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大多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品质、专业关系协调能力等维度确立教师专业标准。2.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4.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5.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6.加强教师管理。(三)专业标准整体构架(四)主要内容1.1.基本理念基本理念 (1 1)学生为本)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
6、要为本。这既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工作的追求,要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n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n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n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n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发展。 (2)(2)师德为先师德为先n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职业理想,履行职业道德规范;n要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n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n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n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n要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n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7、,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真正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热爱”(专业情意)职业认同;教师信念;职业理想。是最强大的专业发展动力。“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陶西平由此而产生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根据对全国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的调查,结果显示: 36.1%的教师谈到他们自幼或中小学读书期间就崇拜教师,喜爱教师职业,报考了师范院校,并立志做优秀教师。“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8、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修订版)年修订版)一、爱国守法二、敬业奉献 (爱岗敬业 08年)三、热爱学生 (关爱学生 08年)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3)(3)能力为重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4)终生学习终生学习n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n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n具有终身学习与
9、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n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n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n勤于学习,不断进取;n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工作。n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n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n要优化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2.专业标准内容构成(1)“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4领域,18条) 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
10、”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标准维度(2)“专业知识”维度, (4领域,18项)n划分依据: 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 1.“一般教育知识”、2.“学科知识”、 3.“学科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 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 教育 教师 专业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