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级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小学级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级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 树的高矮、树冠 的形状 、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 的样子 等来描述。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7、水葫芦叶柄部位 膨大的海绵体 充满(空气 )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 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水分),(阳光)和(
2、空气) 。9、水生植物有 (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 生长需要(水分)、 (阳光)和(空气);有(根)、 (茎)、 (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12、植物的叶一般由 (叶片)和(叶柄) 组成。叶片上有 (叶脉) 。13、树叶是有 (生命) 的,要经历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 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15、能用 (测量) 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 植物和(水生) 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
3、本植物 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 (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18、植物的一生是有 (生命周期) 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 (寿命)。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 里;需要(水分), (阳光),(空气) 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 (多样性) ,动物生存依赖于 (环境) ,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
4、 等。 3、蜗牛利用 (腹足) 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 (阴暗)、(潮湿) 的环境。6、蚯蚓身体由许多 (环节) 构成,身体上有 (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 的环境,身体 (柔软),都会(爬行) ,会吃(食物),会(排泄) ,会(繁殖后代) 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 ,有六只 (足) 都长在胸上。9、蚂蚁适应在 (陆地) 上生活。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 (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 生活,食物 (多样), 会(繁殖后代)等
5、。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 (水中) ,身体表面有 (鳞片) ,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 等,会 (繁殖后代) 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 的,会(运动) ,需要(食物) 维持生长,会 (排泄)废物,会 (繁殖后代) 等。4、蜗牛遇到危险, 身体缩进壳内 ,蚂蚁遇到危险, 快速逃走 ;蚯蚓遇到危险, 缩成一团或逃走 ;金鱼, 游到安全的地方 。14、动物的个体 (形态) 不同,生活的 (环境) 也不同。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 里,会 (运动), 需要(食物、水) ,会(排泄) ,会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 会(生长发育) ,
6、会(繁殖后代) 等。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1、物体都是由一种 (材料) 或多种( 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 (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 等。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 (黄白色,表面有纹路, 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 能浮在水上 )6、金属的特性: (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 等。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 )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 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8、塑料的特性:具有 (柔韧性)、(不导电
7、)、(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 等。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 (沉浮) 是不同的。10、木头的特性: (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 等。11、砖瓦的主要用途是( 造房子 ),陶瓷的主要用途是( 做生活用品 )。12、砖瓦陶瓷是用( 黏土)烧制而成的。13、陶瓷是用一种( 特殊的黏土 )制造的。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 天然材料 ,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 (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 回收再利用 ,有的却不能。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
8、(环境)的破坏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1、物体可以分为 (固体)、 (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固体有固定的 (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5、水有三种状态: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 动物)和(人类 )都离不开水。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 )生产和(人类)的生活 都要用水。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 (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
9、面有差异,但 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 )的影响。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 的多少,也就是 测量液体的体积。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作业本47页维恩图16、17、空气占据( 空间),
10、空气可以被( 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 重量)。风是( 空气)流动 形成的。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 的种子。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
11、等工作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 长茎和叶。7、植物的根 总是 向下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 中。8、植物的绿叶 可以 制造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 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0、植物的 茎 具有 支撑植物及 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
12、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 ,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等部分。 果实 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15、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
13、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2、鸡、 鸭、青蛙、乌龟 等动物都产卵。蚕的生命是从卵 开始的。3、观察蚕:蚕卵近似圆形 ,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 毫米,厚约 0. 5毫米。刚产下 的蚕卵是 淡黄色或黄色 的,经 1-2 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 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 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 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 它才会生长得好。如
14、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养蚕的盒盖上要扎小孔,给蚕提供空气。养蚕适宜的温度是室温。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 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宝宝一生共蜕皮4 次。蚕的一生共蜕皮6 次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 。蚕蛹被茧包裹, 茧能起到 保护蛹 的作用。蚕茧是由 一根丝 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7、蚕蛹经过 10 天-15 天,会变成蚕蛾, 蚕蛾是蚕的成虫 ,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
15、殖后代。每只雌蛾大约产300-500粒卵。8、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 和蚕蛾 四种形态。9、蚕蛾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三部分。蚕蛾的头上长着1 对触角,胸部长着2 对翅、 3 对足。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蚁蚕。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12、动物: 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如鸡、蝴
16、蝶、鸟、蜻蜓、鱼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如山羊、狗、熊猫变态: 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如蜻蜓、蝴蝶、蟾蜍不变态: 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如鸡、山羊、熊猫、鱼1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名称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时间鸡卵雏鸡 成鸡约 14 年蝴蝶卵幼虫 蛹成虫约 20 年蜻蜓卵幼虫 成虫约 1 年山羊小羊 成羊约 15 年鱼卵幼鱼 成年鱼约 50 年14、人的周期:15 岁以前都叫 儿童(其中不满 1 岁的为婴儿, 12岁一 15 岁的为少年 ) 16 岁一 35 岁为青年35 岁一 60 岁为中年60 岁以后为 老年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物体的
17、温度可以用温度计 测量。2、常用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3、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三部分组成;刻度( 037-5-10 ,会读、会写)水温计:刻度范围在 -20110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5、测量水温的方法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 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 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的水。6、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 结冰 ,从液体状态变成
18、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 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冰和水的 共同点 :无色、无味道 、无气味 、透明。冰和水的 不同点 :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 ;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8、让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加热、在太阳下晒 、用手捂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加热、 吹风 能加快蒸发。7、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
19、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 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霜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 0以下雪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 0以下冰水(液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 0以下露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 0以上云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 0以上雾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 0以上8、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9、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冰中放盐后温度会迅速降低,
20、大约在-7左右。10、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第四单元磁铁1.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等。2. 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铅笔盒、皮包、指南针等。3、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
21、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5、磁铁隔着一些物体水、纸、木板、衣服 等也能吸铁。6、用小钢珠磁铁的中间,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小钢珠总向磁铁的一端滚动。7、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铁有两 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 个磁极。8、两个磁极接近 , 同极 相斥, 异极 相吸。9、一个能够自由移动的磁铁,静止时,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是南极 ,用 S 表示;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是北极 ,用 N 表示。10、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 ,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11、磁铁总会指向南北方向
22、,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12、两个或多个磁铁结合在一起, 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把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变大增强、增大 ,把相互排斥的磁铁捆绑在一起,磁力会变小减弱、减小。13、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它的勺柄指向南方。14、900 多年前,人们把铁片和钢针磁化,制作出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1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16、做磁针可以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 )摩擦,重复做20-30 次。17、检测磁针南北极的方法有:(1)用指南针(2)悬挂法(3)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
23、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
24、地的气温。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 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
25、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