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pp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魏魏 宁宁历史回顾观察与思考实践(技术如何支持有效的学习)这个下午,宏观: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微观:带给我们一些工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和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和发展20002000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世纪前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世纪前1010年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年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方案:标及实施方案:到到20102010年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年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实施“校校通校校通”工程
2、工程; ;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政策重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政策重点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
3、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本性变革。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育融合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
4、和评价手段。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育的通知”教基教基200033200033号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知识识为为中中心心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以以资资源源为为中中心心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
5、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全全方方位位整整合合教育内容改革教育内容改革 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 课程整合的层次(1) 阶段一: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一: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整个教学都在以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的被灌输
6、的对授为主,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的被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量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方面,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方面,并没有进步。并没有进步。该阶段可以细化为三个层次:该阶段可以细化为三个层次:v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第1 1层)层) v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第2 2层)层)v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第3 3层)层) 课程整合的层次(2)该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层次:该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技术提供资
7、源环境(第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第4 4层)层)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第5 5层)层)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第6 6层)层)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第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第7 7层)层) 阶段二: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二: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对资源是开放的,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对资源是开放的,在学
8、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课程整合的层次(3)阶段三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阶段三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教育内容改革(第教育内容改革(第8 8层)层) 教学目标改革(第教学目标改革(第9 9层)层) 教学组织架构改革(第教学组织架构改革(第1010层)层) 阶段三: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三: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当前七个层次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当当前七个层次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使用
9、时,当信息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使用时,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系统、更科学的探讨和细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系统、更科学的探讨和细化后,必然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化后,必然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构架的改革,从而完成整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构架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个教学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课
10、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点:v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v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习者的学习资源v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李克东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导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
11、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
12、学方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导所教授、博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3)祝智庭祝智庭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用信息技术支持课程改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程改革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关键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关键教育技术的历史研究 教育技术大事年表: 伊利诺斯大学CI
13、 335/CS 317班师生于1999年编制的教育技术大事年表 公元前4万年到2203年 (http:/cter.ed.uiuc.edu/cter2/ci335/timeline.html)小小 调调 查查 9年了,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您持什么样的整合观? 问题1:对整合的态度 乐观?悲观? 问题2:对整合价值的认识 正面价值?负面价值?两面性?9年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 传统的课件制作 网络教学 Blog Wiki Moodle 电子白板 手持移动设备 穿过时光隧道的医生和教师穿过时光隧道的医生和教师 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1995 一位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光
14、隧道来到一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他不认识任何手术器械,不知道该怎样动手术,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得上忙。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 但是,假如有一位但是,假如有一位1919世纪的教师也搭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部时光机器来到了现代的教室,那乘同一部时光机器来到了现代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外,他/ /她可以立刻从他她可以立刻从他/ /她的她的2020世纪末的世纪末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同行那里接手教起。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和150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年前相比,几乎没有
15、什么根本的改变,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还停留在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还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事实上,根据美国教育部最同样的水平。事实上,根据美国教育部最近所作的调查,近所作的调查,84%84%的美国教师认为只有一的美国教师认为只有一种信息科技是绝对必要的:复印机再加上种信息科技是绝对必要的:复印机再加上充足的复印纸。充足的复印纸。一百年前的多媒体教学? 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注:指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于1904年至1906年曾在这里学习医学)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注:作者写作此文的时间是1922年),总之那时是用了电
16、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 鲁迅呐喊自序 近百年来,每次新技术的出现,无近百年来,每次新技术的出现,无论电影、电视,还是计算机,都曾给教论电影、电视,还是计算机,都曾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过无限的希望育工作者带来过无限的希望希望这希望这些新技术能够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些新技术能够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让每个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但是,尽管人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但是,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在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在教育中
17、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却极为有限,对教育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却极为有限,对教育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从根本上来说,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尚未被成功地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尚未被成功地挖掘和发挥。挖掘和发挥。我们具有成熟的技术观了吗?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问题并不像表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问题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那么简单! “除非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否则研除非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否则研究者不应再研究媒体与学习的关系究者不应再研究媒体与学习的关系问题。问题。”“”“任何情况下媒体都不会任何情况下媒体都不会促进学习。促进学习。”“”“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学的载体
18、,它不会对学习的效果产学的载体,它不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就如同运输食物的卡车不生影响,就如同运输食物的卡车不会改变我们的营养状况一个道理。会改变我们的营养状况一个道理。” Richard.E.ClarkRichard.E.Clark(19831983)“学媒关系之争”R.E.ClarkR.E.Clark“学媒无关论学媒无关论”KozmaKozma“学媒相关论学媒相关论”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生产力悖论生产力悖论” “我们还不能得出结论,增加学校的我们还不能得出结论,增加学校的ITIT方面的投方面的投入会有利于学生的绩效。我们需要更仔细的监视入会有利于学生的绩效。我们需要
19、更仔细的监视教育方面的教育方面的ITIT支出行为。支出行为。”(PeslakPeslak,20052005) “教育中使用教育中使用ICTICT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充满着争议;尚缺少广泛认可的标准方法及指标体系来评议;尚缺少广泛认可的标准方法及指标体系来评估教育中使用估教育中使用ICTICT的影响;关于教育中使用的影响;关于教育中使用ICTICT的的影响的推论与它们实际情况间存在断层。此外,影响的推论与它们实际情况间存在断层。此外,关于关于ICTICT应用于教育的成本几乎没有有说服力的应用于教育的成本几乎没有有说服力的数据。数据。”(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技术促进发展技术
20、促进发展”项目组项目组(InfoDevInfoDev)知识地图:知识地图:ICTICT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052005)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及教育信息化都是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而发挥作用,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价值到底何在?是我们首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是一个涉及本质的哲学问题。从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至今,大致出现过三种思潮:乐观论、悲观论及中立论。 技术乐观论l “我相信,在今后几年电影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系我相信,在今后几年电影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它
21、将取代大部分教科书,利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它将取代大部分教科书,利用电影可以教授各个学科的知识。用电影可以教授各个学科的知识。”托马斯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的这个预言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内技术乐观论者的的这个预言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内技术乐观论者的先锋。先锋。l “教育的未来将属于那些掌握了教学技术学意义的教育的未来将属于那些掌握了教学技术学意义的人人”;“作为一名职业教师而又不掌握教育技术学,作为一名职业教师而又不掌握教育技术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Finn.J.DFinn.J.D(19641964)“如果你手中仅有的工具是榔头,你就容易把每如果你手中仅有的工具是榔头,你就容易把每
22、一样东西都当作钉子来对待。一样东西都当作钉子来对待。” ” 马斯洛马斯洛技术悲观论l计算机发展的结果,由于不用脑,可能导致我们的智力退化。l“教育技术学没有未来因为它已经死亡了(尽管还没有火化)。” Mitchell.P.D(1989)迷途迷途 沉沦沉沦技术中性论l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l“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技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克瑞格克瑞格贝瑞特
23、(英特尔公司贝瑞特(英特尔公司CEOCEO)中性论中性论悲观论悲观论乐观论乐观论这个系统是完备的吗?这个系统是完备的吗?我们的认识到头了吗? 技术价值中立论认为: 只有能够“恰当合理地使用”技术的人,才能够使技术表现为正价值,反之则不能。 一般认为这样的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一,了解该技术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和维护的方法,能够制作相关软硬件;其二,熟悉该技术的教育特性,知道其在哪些方面能够发挥其优势;其三,知道该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我们的认识到头了吗? 技术中性论把“人”视为静态的、固化的抽象概念,给“人”预设了一个不变的、永恒的本质,这样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思考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