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kdh.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kdh.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kdh.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6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 6 月第 7卷 第 12期Guide of China Medicine, June 2009, Vol.7, No.12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197-199.8何伟珍,张琼,王洁婷,等.来氟米特联合康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12-13.9刘维萍,林海英.来氟米特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7):458-461.10 张宏,陶瑾,裴文燕,等.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2004,19(18):1045-1046.4帅宗文,李向培,徐建华,等.来氟米特
2、和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5):447-448.5杨德才,郑新春,王光辉,等.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1):24-27.6陈颖娟,高洁生,吴轰,等.不同MDARDs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5(4):576-581.7付新利,张立亭.中药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J.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乔辉【摘要】目的 比较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 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先予
3、以扩容治疗,使中心静脉压在1.3kPa以上, 开始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多巴胺休克仍未纠正, 加用多巴酚丁胺至休克纠正观察应用前后临床变化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应用多巴酚丁胺以后,26 例患者收缩压上升至 12kPa 以上,肢体转暖,尿量明显增加,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改善。 结论 与多巴胺相比,多巴酚丁胺更为有效增加组织灌注,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关键词】多巴酚丁胺 ; 多巴胺 ; 失血性休克 ; 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9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194(2009)12-0086-02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低血容量休克,首先应予以快速扩容治疗,若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仍处于
4、休克状态,常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小剂量的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多巴胺是、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心脏的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对外周的作用很小,大剂量时也不出现受体的强烈缩血管作用,在临床抗休克治疗时较为常用。为此,观察了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后临床变化和血气分析结果,以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郑州人民医院监护病房从 2008年2 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的失血性休克患者26 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5.5)岁。1.2 方法本组患者开始均予以扩容治疗,使红细胞比容30
5、%,中心静脉压在1.31.6kPa以上,但仍处于休克状态,开始均予以多巴胺,剂量从2g/(kgmin)开始逐渐加量至 10g/(kgmin); 休克仍未纠正或虽然收缩压上升至12kPa但仍四肢厥冷,尿量少,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加用多巴酚丁胺剂量从4g/(kgmin)开始逐渐加量至休克纠正,至20g/(kgmin)时认为无效, 抽血做血气分析与应用多巴胺时作比较。1.3 统计处理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所有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胺受体、1受体及受体,对2受体作用很弱。此外,尚有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结构相似,常用其盐酸盐,临床应用的为外消旋体。
6、多巴酚丁胺选择性地激动1受体,对2受体、受体作用较弱,对多巴胺受体无激动作用,且没有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作用。小剂量多巴胺 10g/(kgmin)主要作用于 受体,大剂量时作用于 受体,休克时,兴奋受体引起强烈血管收缩,导致组织灌注减少,不利增加心肌收缩力,于脏器功能保护1。 多巴酚丁胺主要作用于 1受体,大剂量时也不兴奋受体从而增加组织灌注纠正组织缺氧,但亦可诱发早搏的可能性2。一般认为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相似,具有类似的提高心脏指数、血压及心脏做功等效应3。有研究认为,多巴胺提高心脏指数同时导致肺动脉楔压升高,而多巴酚丁胺在提高心脏指数同时肺血管阻力、肺动脉楔压可下降,外周阻力不
7、变或中度减少,后负荷往往下降(这是由于 2受体的激动以及心排血量改善的结果)4,5。多巴酚丁胺通过增加心脏指数改善组织灌注,该效应与1受体兴奋增加心肌收缩力有关。外周血管扩张使体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增加或改善组织灌注可能与外周 2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有关6。失血性休克常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大量失血所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组微循环障碍综合征,如果组织灌注得以迅速恢复,细胞损伤将得到控制,从而保护脏器功能。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心排血量、增加氧输送,是纠正组织缺氧的重要措施。因此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是十分必要的。本组资料观察到,开始使用多巴胺休克仍未纠正后加用410g
8、/(kgmin)的多巴酚丁胺能显著提高血气中 pH值,降低剩余碱,改善休克症状,提示应用多巴酚丁胺能够更有效的增加氧输送、改善组织灌注、纠正组织缺氧。总之,失血性休克时应首先保证有足够血容量,如果血容量不足且有严重心律失常时,应使用多巴胺为宜,补足血容量后若使用多巴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麻醉科(450003)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 结果应用多巴酚丁胺以后, 20例患者收缩压上升至12kPa以上,肢体转暖,尿量明显增加,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改善(表1) ,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为 (9.23.6)g/(kgmin) , 应用后血气中剩余碱由(-11.5。2.1) m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 失血 休克 治疗 中的 临床 效果 评价 kdh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