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几点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行政管理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几点思考.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律法规探析FAL VFA G UITANXI企 业 行 政 管 理 中 法 律 风 险 防 范 的 几 点 思 考汪莹 / 广东省电力实业发展总公司,广东 广州5106 27企业 发展过 程中, 必然伴随 着风险 ,可以说企业存在 一天, 风险 就 伴随 一天 。企 业 竞争 力过 去 靠资 本 ,现在 靠 科技 ,未 来靠 管理 。基 业长青 是每 一个 企业 的追 求, 企业管 理是 基业 长青 的保 证,在 企业内 部的管 理中, 涉及法律 风险的 领域很 多,如何 防范和 化解风 险,是我 们在平 常的工 作之中 尤为要 关注和重 视的 。作为一 名企业 的行政 管理人 员,在此 谈
2、谈在 企业的 行政管理 中所涉 及的几 方面常 见的 法律风 险和 如何 防范 的问题 。签订 劳动 合 同、 员工 的待 遇 问题 、员 工调 岗 、直至 员 工离 职 这一系列流 程中,都有相关的 劳动法 律法规 的约束 ,企业的 任何不 遵守法律的 行为都 有可 能给企 业带来 相应 的法律 风险 。(四 ) 车 辆 管 理 的 法 律 风 险 :驾 驶 员 酒 后 驾 车 、 车 辆 保 管 、外借 车辆 的 责任 承担 、 交通 事故 、交 通违 章 以及 保险 (包 括 交强险和商 业险 )理 赔等都 是企 业车 辆运 行过 程中法 律 风险 的发生 源。二、以上 几种 法律风险
3、的防范 和管理(一 ) 首先 , 合 同是 企 业 经 营活 动 中 最 基本 的 法 律文 本 , 加强合同 管理是防 范企业 法律风 险的基础 性工作 。签订 履行合 同法律风险存 在于企业 的各个 生产经 营环节 ,一旦某 一环节 出现问 题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 是采购环节的法 律风 险; 二是 生产 环 节的 法 律风 险; 三是 销售 环 节的 法 律风险; 四 是运 输 仓 储环 节 的 法律 风 险 。因此 , 企业 要尽 快 建立 以 事前 防 范、 事 中控 制为 主 ,事 后 补救为辅 的合同管 理制度 ,建立和 完善企 业合同 管理制 度
4、,是有 效防范控制 企业法律 风险的 最关键 工作。 一是合 同由企业 内部专 门机构归口管 理,配备具有较高 法律素 质和业 务水平 ,熟悉合 同法及 相关法律知 识的专兼 职合同 管理人 员;二是建立合同 管理的 配套管 理制度 。 在 合 同 谈 判 、 起 草 、 审 核 、 签 订 、 履 行 、 委 托 授 权 、 用印等方 面制定配 套制度 ,并通过 监督检 查和考 核评比 ,全面提 升合同管理 水平;三是建立与 完善合同 履行的 监督制 度。对合 同履行 情况及实 施情 况进 行跟 踪监 督, 及时反 馈合 同履 行情 况的 最新进 展,确保 各方 当 事人 能够 及 时、 全
5、面 的履 行 合同 ,实 现合 同 目的 ;四是针对 企业可能 发生的 合同纠 纷,对重 要合同 的签订 ,法律事 务机构要 努力 做 到先 期介 入 、全 过程 参与 , 从项 目可 研论 证 、尽 职调查、 方 案制 定 、 与合 作 方 谈判 、 合同 起 草 ,到 最 后 的法 律 审 核 、出具 法律 意 见书 ,都 要积 极 参与 ,充 分参 与 决策 过程 、 影响 管理一、企业 行政管 理所涉 及的法律 风险( 一) 合同 管理 中 的法 律 风险 :指在 合 同谈 判 、订立 、履 行、变 更和转 让、终止 及违约 责任的 确定过 程中,合同当事人 一方或 双方 利 益损 害
6、或 损失 的风 险 。( 二 )印 章 管 理的 法 律 风 险: 一 是表 见 代 理 风险 。 主 要指 开具 盖 有公 章的 空 白介 绍 信、 合同 、协 议等 法律 文 件。 二是 由“ 关系 章 ” 、 “ 人 情章 ” 带来 的 风 险。 由 于 公章 管 理 人员 缺 乏 原则 性 、纪 律 性, 违反 印章 管 理制 度所 造 成。 三是 保管 、交 接 过程 中产 生的 风 险。 此外 ,操作 中 的疏 漏 ,如合 同 协议 等 重要 法 律文 件漏 盖骑 缝 章, 有 可能 导 致合 同 内容 被 更 改, 从而 导 致法 律 风 险。( 三 )人 力 资 源管 理 的
7、法 律 风险 :新 劳 动 合同 法 及 劳动 争议仲 裁调解 法相继 颁布实 施后,企 业劳动用 工所面 临的法 律风 险也随 之发生 了变化 ,劳动争 议案件 急剧飙 升,涉诉企业拖欠 职工 工资导 致系列 诉讼大量 发生, 有些企 业为规 避法律风 险,不与 劳动 者 签订 劳动 合 同, 或者 虽然 签 订合 同 ,但对 工 资报 酬 、合同 期限 , “三 金 ”缴 纳 等 内 容含 糊 其 辞, 损 害 劳动 者 权 益 ,最 终 引起诉 讼纠纷 的发生 ,导致下 列五个 方面的 劳动争议 法律风 险集中 爆发A 、拖 欠职 工工 资纠 纷; B、 解除劳 动合 同纠 纷; C.
8、缴纳社 会保 险待 遇纠纷 ;D. 不签订劳 动合同 纠纷; E. 工伤保险 待遇纠 纷。在人 力资 源 管 理 过程 各 个 环节 中 , 从招 聘 开 始, 面 试、 录 用 、试 用 期、前 应当公 布听证 材料和相 关信息 ,向社 会公开 预定方案 ,让公 民有表 达民意 的机会 ;还可以 在公众 当中进 行访问调 查,汲取 民意; 同时 公 开听 证代 表 的资 料 ,接受 大 众监 督; 重视 听证 代 表意 见 ,特别 是相关 利益人 的意见 ,使最终 的行政 决策能 够平衡各 方利益 ,提高 决 策的 可接 受性 和可 行 性。( 三) 建 立合 理 的 听证 代 表 选取 制
9、 度行政 决策必 须符合社 会需求 ,才能 被公民 所认可。听证制度 可以 体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可以强化所颁布的政策的可接受性,所 以决 策过程 确保 公民代 表的 参与是 重要 前提。1. 听证代 表产生 的程序 要向社 会公布 ,明确听 证代表 的素 质要求 ,由 公民 自 愿报 名 ,也可 以 由部 分 非政 府组 织 机构 推 荐, 然后由 中立机 关根据 素质要求 和代表 性从报 名者中 进行选 择,以保 证听证 代表的 广泛性 。各个利 益团体 的听证 代表所占 的比例 应该大 体一致 , 保 证 听 证 的 均 衡 性 。2. 在听证 代表产 生后, 要向社 会公示听 证代
10、表 名单 ,接受社 会监 督; 公布 听证 代 表的 相 关资 料, 如学 历 、背景 、知 识结 构 、所持 观点 、联系 方式 等, 使广 大民 众能够 与听 证代 表进 行及 时交流 。( 四) 强 化听 证 结果 对 的公 共 决策 的 影响 力1. 设立行政监督。在听证会的整个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的行政部门 进 行监 督, 包括 会 前、 会中 和会 后 监督 ,以 确保 听 证程 序遵 循公 开、公正 和民主 的原则 进行。行 政部门监 督可以 采取由 上一级 行政 部门监 督、本级 政府司 法部门 监督和 审查,还可以建立 相关的 救济 机制 ,要 求政 府决 策部 门将 公民 意
11、愿 体现 在公 共决 策中 。2. 建立听证结果的反馈系统。我们还可以建立听证结果的反馈系统 。 在听 证 会 结束 后 , 要认 真 对 待 听证 的 意 见, 重 视 听证 笔 录 ,分 类 型整 理、 归类 听 证代 表的 意 见和 建 议, 形成 听证 报 告。 虽然听 证结果 不能等 于最终的 决策结 果,但 是听证 代表的意 见必须 得到尊重 ,否则 听 证会 的 举行 就 毫无 意义 。 对于 大多 数代 表 反对 的 项目,政 府部 门必 须重视 民众 意见 ,进 行有 关方 面的再 研究 和论 证,以后再 进行听证 和决策 。将听证 结果反 馈到决 策当中 ,是举办 听证会的
12、 意 义 所 在 。3. 公布 听证结 果。为了 避免暗 箱操作 ,可以 在听证 会结束 后将听证情 况通过政 府网站 或者新 闻媒体公 布出来 ,一方 面可以 体现公平决策 的原则 ,另一方 面可以 监督听 证结果是 否对政 府原有方 案有所影响 ,同时可 以把最 后决策 结果的理 由和不 认同一 些代表意 见的原因 通过 书面 形式 向社 会公 布。【 参 考文 献】1杨天斌浅议我国听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载管理科学 ,2009 年第 2 期,第 1821 页2朱宁宁. 各地水价听证会屡出状况价格听证制度遭遇信任危机 ,法制日报,2009 年 12 月 2 7 日3石路 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
13、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第 3 版,第 150242 页4张越 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4 版,第 1276 页5皮协纯听证程序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3 版,第 180254 页6刘军宁有限政府与政体改革.,载领导文萃,2009 年第11期,第25 27 页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00 年,第 6 版,第 280 页8彭宗超,薛澜,阚珂听证制度:透明决策与公共.治理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第8版, 第101 68 页9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
14、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 996 年,第3 版,第1348 页410管理学家20 14.3第 三 方 伤 害 工 伤 中 对 劳 动 者 权 益 保 护 探 讨黄培宝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 1【摘要】第三方伤害侵权造成的工伤损害事故,工伤受害人既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待遇又可以主张第三方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两种赔偿责任在赔偿项目上多有重合之处,如何处理两种赔偿请求权的关系,事关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研究和解决第三方侵权所致的工伤损害赔偿请求权问题,是每一个法律人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关 键 词】 工伤 保险 ;第三 方伤 害; 劳动 者权 益一 、
15、 引 言在我国, 如果一个 劳动者 在执行 职务之时 ,受到了 来自第 三方侵权 行为 造 成的 伤 害, 根据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社 会 保险 法 和国务院工 伤保险 条例 的规定 ,其可以 获得 相应的 工伤保 险待 遇;根据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侵 权 责任 法 的规 定 ,其还 可 以向 侵 权责任人请 求侵权 损害赔偿 。这就导 致了同 一法律 事实适 用两种 法律规范,而两 种法律规 范有两 种不同 的法律 责任,工 伤受害 人可依 据不同的法 律规范 主张权利 。随着社 会经济 的不断 发展,工 伤保险 已经得到了 广泛 的普 及, 这在 一定 程度上 使劳 动者 的权 益
16、得 到了保 护 ,但是另 一方面 也因为社 会生活 的多样 性,导致 了对劳 动者权 益的保护也变 得复杂 ,尤其是 工伤保 险与第 三方侵权 责任之 间的关 系这一问题,导 致了理论 界和实 务界的 争议, 如何更好 的保护 劳动者 的权益,平衡 劳动者、 工伤保 险机构 以及侵权 第三方 之间的 关系成为 摆在公 众面 前 的一 个 问题 。二、工 伤保险与 第三方 侵权责任 竞合的 适用模式 选择及评述(一 )工 伤保 险与 第 三方 侵权 责 任适 用的 四 种模 式世界范 围内,处 理工伤 保险与 侵权民事 赔偿竞 合问题 的适用模式大体有四种。第一种是替代模式;第二种是兼得模式;第
17、三种是选择模式;第四种是补充模式。( 二 ) 对四 种 模 式 的 评 述在第三 方造成的 工伤事 故中, 替代模式 显然不 合理,虽 然在这种模式下劳动者 避免了冗长的诉讼程序, 在节约了司法资 源的同时, 使劳动者能够迅速的得到补偿,但是这也相当于免除了侵权人的侵权责任,侵权人没有 因为自身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反 而责任被免除,这减轻了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并且变相剥夺了劳动者获取赔偿的流 程、 发 挥 好 保 障 和 服务 功 能 。(二 ) 印章 的 管 控 。公 章 是 企业 最 具 权 威的 象 征 物 件, 具 有法定 的 “公 信 力 ” 。 因 公 章管 理 不 善往 往
18、 带 来法 律 风 险 ,导 致 严重后果 。为防范 公章管 理不善 带来的 法律风险 ,在企业 使用印 章过程中应 该注意 以下几点 :一是企 业的印 章并不 是越多 越好,而 是越少越好 !因为 任何一枚 印章除 象征一 定的权限 外, 也意味着 一定的责任 ,印章 复 杂多 样 带来 的 责任 也 会多 样复 杂 ,从 而增 加管 理 难度,增加 法律风险 发生的 可能性 ;二是所 有印章 的使用 都应当建 立用印审 批制度 ,目的是 对用印 行为实 现可追溯 ;三是应 规范和 加强印章制 发的管 理,严格办理程序 和审批 手续;四是所有印 章的启 用都应 当办 理 启用 手 续, 包括
19、 被启 用 印章 印模 、印 章 领用 人、 印章领用 时间 及 印章 交 付人 或监 交人 ;五 是如 果 确属 印 章被 盗( 抢),企业必 须在 第一 时间 报案 (向印 章备 案公 安机 关报 案) , 并在 所在地设区 的市以 上公开发 行的报 纸上声 明原公章 作废 ,避免不 必要的纠纷 产生 ;六 是企 业出 借 印章 (包 括空 白 合同 )的 ,相 应的 经 济责任原 则上由 企业承担 ;七是越 权用印 ,如未经 董事会 或股东 会同意,企业 用印为第 三人提 供担保 或对外 实施借 贷的,由 此造成 的后果均应 当由 企业 自 行承 担, 企业可 以对 越权 使 用人 进行
20、 追偿 。在实 践 中, 甚 至对 用印 先 后顺 序 都必 须 符合 程序 性 要求 。 为此,在 对两 页 以上 的 文件 用 印时 ,应 当还 要 加盖 章 骑封 印章 ,以防后盖 章单位 对原文件 内容实 施偷梁 换柱之伎 俩。 企业还要 建立对所收到 文件的 用印评审 制度, 即对企 业收到 的文件上 所用印 是否符合用印 效果 及其是 否拥 有法律 效力 而进行 评审 。(三) 劳动 人事 法律风 险的 管理 。在人 力资 源管 理过 程各 个环节 中, 从 招 聘 开 始 , 面 试 、录 用 、 试 用 期 、 签 订 劳 动 合同 、员工的 待遇 问 题、 员工 调岗 、直
21、至员 工 离职 这 一系 列 流程 中, 都有相关的 劳动法 律法规的 约束, 企业的 任何不 遵守法律 的行为 都有可能给 企业 带 来劳 动 纠纷 。企业如果 不和劳 动者签 订劳动合 同,劳 动者申请 劳动仲 裁,公司依法 可能被裁决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企业如果未按国 家规定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则由企业承担。对于 掌握企业重大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劳动 者,竞业限制条款约 定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有可能被仲裁庭或者法 院认定为无效,企业可能面临经济上受到损害,而主张权利被仲裁庭或者法院否决的尴尬情形。企业应当 意识到 ,签订劳 动合同
22、 也是对 企业的保 护。只要 用工事实 存在 ,不 签订 劳 动合 同 ,也存 在 事实 劳 动关 系 ,如果 发 生劳资争议 ,在没有 签订劳 动合同 的情况 下,企业 将丧失 了通过签 订劳动合同 保护企 业利益 、对劳动 者约定 义务的 机会,在 处理这类 纠纷时 , 往往 处 于 被 动 局 面 。(四 )车辆 管理 风险 控制 。一是 加强 驾驶 人员 的法律 意识 ,对于新 的交 通法规 及时 学习 和指 导,牢 固树 立: “ 一切 事故 都是可 以预防 ”的 安全 理 念, 自觉 遵守 交 通法 规, 提高 安 全行 车意 识; 二是严禁 车辆外 借和公 车私用 。车辆违 规外
23、借 后发生 交通事 故,会使企业承 担连带 责任而 遭到经 济损失 。在企业 内部,可 用规章制 度约束违规 外借车 辆事件 的发生 ,如果一 旦出现 交通意 外,约定 违规者需承担 由此给 企业造 成的经 济损失 ,也就是 说,企业 在赔偿后 ,可以向违 规者追 偿损失; 三是完 善各项规 章制度 ,对于车 辆的管 理包括 ( 运 行 、 停 放 、 保 险 、 理 赔 、 维 修 ) 等 各 个 环 节 , 需 要 建立完善 的制度 做支撑 。加强驾 驶人员 的培训 考核力 度,淘汰 绩效考核不 合格 的人员 ,建 立公务 用车 台账 ,对 于车辆 运行 的费 用登 记,做好 车辆 的 维
24、护 保 养, 保证 驾驶 人 员和 车 辆不 带“ 病” 上路; 四是明确 车辆投 保的保 险公司 的责任和 义务 ,有效利 用保险 转嫁汽 车运行 的风 险 ,在 签订 保险 合 同时 ,对 于保 险 条款 ,特 别是 商 业险条款 必须 逐条 研读 ,对于 含 义不 明的 约定 可要 求保险 人明 确 。三 、防范 法律风 险的重 要意 义(一 )积极 维护 公司 合法 权益, 结合 我国 逐步规 范完 善市 场经济的 新形 势,为 提高 企业 的抗风 险能 力 、增强 自身 的市 场竞 争力,必须 增强 维 权意 识 ,积极 维 护企 业 的合 法 权益 。(二 )提高 依法 决策 水平
25、 。全面 介入 公司 合同 和规范 性文 件审查工作 ,积极参 与重大 决策性 文件,重 大项目 的前期 可研报告 ,从法律 的层 面提 出 决策 意见 。(三 )提高 依法 管理 水平 。行政 管理 中渗 透各 种法律 风险 ,知法、 懂法 、用法 ,可 以在 管 理中 防 范风 险 ,用管 理 的手 段 消除 风险, 反 之也 能 提高 行 政管 理 的 效率 , 为企 业 核心 工 作服 务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几个环节 的法律风险,还有很多所没有 提起和涉及的法律风险, 面对错综复杂的 竞争市场, 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全体员工要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把依法办事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成为一种习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法律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企业法风险管理,从资源调配,法务部门的权限设置、人力资源安排对法律风险管理工作予以实质性支持,把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作为企业的一重要工作来抓。4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