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章节案例实训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讯问章节案例实训设计.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侦查讯问导论侦查讯问导论 案例导入案例导入 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牵出了系列瞠目结舌的盗车案。2xxx年 8 月 1 日正午,南昌至九江的高速公路东线新棋周服务区道口旁,40 岁的水电维修工胡某在等候往北的客车时, 被一辆白色本田轿车撞伤后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肇事司机是一位着警服的男子,肇事后下落不明。经查证,此车是被盗的赣 A13xxx 轿车。经多方侦查, 确定特警支队勤务处副处长刁 x 有重大盗窃和交通肇事逃逸嫌疑,遂对其采取了措施,当场缴获了他随身携带的 2 张伪造的本田轿车行车证。审讯中,刁 x 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实供认不讳,但对盗窃车辆一事,经多次审讯未取得进展。 侦
2、查讯问人员根据掌握的情况对案情反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刁x 盗窃车辆嫌疑非常大,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扩大战果。据此,专案组准备了几套方案,正面攻不下,就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一是通过对其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同案嫌疑人;二是通过各种侦查手段查获了一部分赃车和其他物证;三是针对刁 x 这样的嫌疑人,制定了详细的讯问方案。刁 x 一直从事公安工作,曾干过刑警,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侦查讯问人员在审讯前认真分析了案情,充分研究了刁 x 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明确了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讯问策略和方法, 并规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由于外围证据确凿、事实充分、审讯方法得当,刁x
3、 在人证、物证面前,心理防线发生了动摇, 加之审讯人员在施以强大的政策攻势的同时,在生活上给他热忱的关心照顾,致使刁 x 十分感动,最后,痛哭流涕地开口交待了他盗窃系列高档轿车的作案经过。根据刁 x 的口供,通过进一步的侦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刁 x等八人(民警三人)在南昌市区盗窃本田等高档轿车 29 辆及销往北京、杭州、山东等地的犯罪事实。该案的成功侦破, 既是各项侦查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侦查讯问在查清全案事实、发现其他犯罪行为和线索、扩大战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补充阅读补充阅读 观念与制度缺陷催生冤案观念与制度缺陷催生冤案1大概是在五年之前一所高校召开的反思“佘祥林案”的研讨会上,
4、作者曾说:如果我们现行司法运作的机制不改变,严格依法司法的理念不确立,可能促成司法违法的机制因素不努力予以消除,哪怕法律非常完善,类似“佘祥林冤案”的案件在今后还会不断出现。平心而论,我们的内心是不希望看到悲剧重演的。但不幸的是,冤案还在发生。近日经由媒体曝光的河南“赵作海案”,被告人被以故意杀人罪终审判处“死缓”并获得高级人民法院的复核,而在他服刑 11 年后,“死者”(该案中的被害人)竟然又奇迹般地“复生”了。人们虽然关切着冤案当事人的境遇,也急切地想知道具体案情的细节,但我觉得,不幸的案件当事人虽然各有不同,个案情节也会千差万别,但冤案形成的机理或许始终如一,那就是:虽然我们的法律特别是
5、刑事诉讼法早已发生了变化和修改, 但不少司法者的刑事法治观念却并没有与法同行、 与时俱进, 我们刑事司法的实际运行机制变化不大, 甚至依然故我。所以,在关注类似佘祥林、赵作海等这样一些冤案当事人命运的同时,如何使司法工作者乃至整个政法机构真正确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 如何从制度层面上彻底革除旧有司法运作机制弊端, 如何使我们的刑事司法改革真正步入符合司法特性及其规律的轨道,才是法律工作者和改革设计者应该重点反省和加以深思的问题。比如在观念层面上, 我们强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从宏观层面上讲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司法活动本身就是公共权力运行的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的接受度和承受力。但是,社
6、会效果有时并没有十分确定的标准,甚至有可能在实践中被作庸俗化理解。 如果司法过程中把“被害人”家属的要求都不加分析地作为社会效果来看待,就很容易造成类似“赵作海冤案”。同时,如果引导基层的办案警官、 检察官或者法官不更多地顾及法律的规范要求而考虑“社会效果”,其实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所谓社会效果,至少不像法律标准那么相对具体和明确,有时甚至很容易被曲解或者被泛化解释。所以,在追求刑事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方面,更应当强调的是具体案件法律适用的时机和社会利益,以及在法律框架内的情理融入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论。否则,非常容易为非法律因素介入司法甚至干扰正常的刑事司法活动提供“空间”。再比如, 要进一步强
7、化无罪推定的思想。 有必要在将来修订刑事诉讼法的时2加以明确规定。 不过,冤假错案的形成其实是一个法律内外综合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仅仅从某一个方面去进行探讨,虽说不无意义,但却都不能从各局部关联性的整体视角上去全面地解析和解决问题。就我国司法情况而言,从体制到人员、从观念到技术、从立法到司法,似乎都有许多值得检讨和完善之处。但当务之急还是应当加强严格依法司法的观念,消除可能促成司法违法的机制因素。在机制层面上, 则必须改变司法过程中各办案机关之间制约不足、配合有余的情况。在整个诉讼构架中,公、检、法三家有时成为事实上的“一家人”。我觉得,在刑事诉讼中,公安和检察机关走得近一些似乎是可以理
8、解的,因为总体上来说,“警检一体化”是趋势,他们都代表控方,整个侦查活动的目标就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并最终服务于对犯罪的指控。 但控辩双方与法院之间则应该组成一个完整、合理的诉讼结构,法院应该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而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刑事诉讼中辩方的“弱者”地位。因此, 适当提高辩护一方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并进一步从体制上保证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刑事审判权,应该成为我们近期刑事司法的重要目标。摘自法制日报2010 年 5 月 11 日第 3 版法治观察栏目第二章侦查讯问主体案例导入 2003 年,贵州省市县公安局原缉毒大队大队长周因犯有运输、贩卖毒品罪,被郑州铁路中级法院判处死缓。200
9、2 年 7 月至同年 12 月,周分别伙同李、余等人,3 次运输、贩卖毒品共 4900 克。周在从事缉毒工作期间,曾300 多次深入毒穴,破案500 余起,抓获毒贩无数,令毒贩们闻风丧胆,有人甚至扬言要花 100 万元买他的人头。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青年卫士”等称号。周在案发后,反思自己由缉毒大队长沦落为毒贩的原因:工作压力太大、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等。补充阅读美国学者弗雷德英博在其著作审讯与供述中认为讯问人员可以在讯3问中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的角色。 “红脸”是和善可亲、同情犯罪嫌疑人的“好人”形象,而“白脸”是凶神
10、恶煞、痛恨犯罪嫌疑人的“坏人”形象。一个讯问人员可以在讯问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的角色,多个讯问人员可以在讯问中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的角色,讯问人员的态度由“红脸”变成“白脸”再变回“红脸” ,然后又变成“白脸” , “有时可以导致不愿如实回答讯问人员提问的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第三章第三章侦查讯问对象侦查讯问对象 典型人物介绍典型人物介绍 武伯欣武伯欣公安部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研究生导师。犯罪心理分析、心理测试技术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甘肃政法学院特聘教授。武伯欣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学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 在犯罪心理学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领域卓有建树和造诣,
11、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二十多年来, 武伯欣教授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司法实践,并在大量的侦审实践中, 总结形成了一套独创的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和综合测试方法,自主研创出心理学家视角的四轮驱动侦查理论,为全国各地实战部门的侦审工作提供了有效地指导和帮助,被侦查、审判一线的侦审人员所称道。特别是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领域, 武伯欣教授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疑难案心理测试实践研究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方法和实测技巧等系统科学体系。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公安、检察、法院、部队保卫、安全等部门疑难案件侦查审理中,得到了大量实际案件的充分检验,
12、成功测试并突破了大批疑难案件, 为我国司法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武伯欣教授和其创立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方法、实践应用案例等,已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各大媒体予以公开报道。4 实训设计实训项目:侦查讯问的组织和实施实训的条件设计:一是熟悉模拟角色。实训之前,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观摩,熟悉角色,为模拟实训做铺垫。二是组织人员分工。 事先将学员按照每组四人标准分为若干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训。其中四人分别模拟主审、副审、记录员和犯罪嫌疑人,主审负责统筹全案证据材料和讯问方案的确定,并做好指挥协调工作。演练过程中,学
13、生应以临场姿态出现,突出角色,严明纪律,遵守规则。三是设计案件情境。实训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实际典型案例为蓝本,精心设计案件情境,并负责具体指导和操作,实训模块设置要准确、逼真,明确演练的目的和要求,认真点评,严格考核。四是布置模拟审讯室。实训需在专业的模拟审讯室进行。相关器材包括:摄像、照相等摄录器材;手铐、脚镣等戒具;笔记本电脑;监视、监听、录音等设备。实训的操作步骤:1、受理案件2、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侦查讯问人员(2)选择讯问场所(3)了解和研究案件情况(4)审查核实证据(5)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6)制定侦查讯问计划3、第一次讯问的步骤和应当注意的问题(1)确定对犯罪嫌疑人讯问
14、的接触方式(2)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3)告知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4)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5(5)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4、侦查讯问工作的进一步推进5、侦查讯问的终结6、讯问笔录的制作实训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角色模拟的逼真性、内容的完整性、过程的专业性、语言的流畅性和规范性以及团队的配合情况等。第五章第五章侦查讯问策略侦查讯问策略案例导入案例导入某年 8 月 19 日山东东阿县于庄村村民李茂剑突然得了急症,口吐白沫,肚子剧痛,不到半小时死亡。其妻悲痛欲绝,昏死过去。李茂剑九岁的儿子铁柱也突然脸色变白,继而口吐白沫,不一会儿也死去。经公安局勘查,李家父子系1065 农
15、药中毒,毒药来自中午李服用的中药里,药是同村刘广林和李妻常洪珍共同熬制,再查刘、常两人有多年通奸关系,显然具有奸情杀人的作案因素。正在此时重大嫌疑犯刘广林突然于 23 日晚服毒自杀未遂, 县公安局立即于 24 日拘留刘。一. 一审刘广林刘虽是农民,但是胆识过人,一付受蒙冤的样子,叫嚣“我没有罪,你们要负责,要给我恢复名誉,要给我平反。 ”问:是你给李煎的药吗?答:是啊,可是我没有杀人啊,我是好心。问:好心?你与常洪珍常年通奸也是好心?再说,既然不是你干的你干嘛自杀?答:我 我 我和常洪珍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6问:你说说你到底安的什么心吧。答: (交代投毒事实,但是只承认是自己一人所为)二、二审
16、刘广林在侦查人员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刘广林一人所为,还有人认为是合谋。在第二次讯问中刘广林一口咬定是自己一人干的,讯问没有进展。进一步的调查中有一个情节引起侦查人员的注意,就是常洪珍九岁的儿子铁柱,跟他妈妈要中药里的红枣吃,常洪珍不给,奶奶捡了一个给他,他跑了出去吃,常洪珍催大儿子: “赶紧去把弟弟的红枣要回来扔掉。 ”但是,等大儿子追去,铁柱已经吃下去了。显然常洪珍知道中药里有毒,其参与作案的嫌疑增加了。三、三审刘广林开始时刘广林还重复谎言。问:人是你毒死的,这谁都清楚,可是你为什么要毒死他呢?答:这个我以前说过。问:说过,说过没有说清楚。答: (不耐烦)我是为了和常洪珍结婚。问:照你这
17、么说,你相信李死了就能和常洪珍结婚?答:那当然。问:没那么简单吧。结婚不是你自己想当然的,你能肯定常洪珍在她丈夫死后就能和你结婚?答:这个我有绝对的把握,要不我怎么会冒这个险。问:有绝对把握?那你说说你的根据?答: (毫无戒备的谈起两人的感情)我俩人感情很好,两天不见就很想,不管老李怎么打她,有机会我们就见面。有一天她对我说:不能同生就同死,要不咱们跳黄河吧。还有一次,她又对我说:他老打我,不行,咱们得想想办法。问: (刘广林放松了戒备,有些飘飘然,打断)你能肯定李茂剑被害后常洪珍不告发你吗?答:能肯定。问:你办事很有头脑。那她说的“想想办法”是指什么?答: (慌乱)啊 啊 7问:你们就是想了
18、这个办法吧!答: (低头)侦查人员趁热打铁,一阵猛攻,彻底摧垮了刘广林的心理防线,交待了与常洪珍合谋害夫的全部经过。常被拘留后,侦查人员以母子之情侧重于攻心,并且适时点出刘犯的部分交待以加大攻心的力度。很快,常犯便交待了合谋杀夫殃及亲子的罪行。 实训项目实训项目 一、讯问策略在侦查讯问中的具体运用(一)目的使学生加深对讯问策略知识的理解, 根据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正确运用讯问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技巧,具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实际工作能力。(二)内容讯问的有关法律规定,讯问策略的运用方法和技巧,讯问笔录的制作。(三)条件案例、模拟讯问室、讯问笔录纸、笔、印泥等。(四)组织1.由实验指导教师设计案情
19、,下发有关案情资料;2.参加实验的学生分组、 分工, 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内容, 熟悉案情,制定讯问计划,布置讯问场所;3.实训指导教师联系扮演被讯问对象、报案人、知情人等学生,做好案情布置和保密教育; 4.讯问的准备工作; 5.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6.教师点评。(五)作业提交讯问计划和讯问笔录。8二、实训案例(供参考)某年 5 月 1 日中午,赵某、孙某和同班工人卢某某在饭店吃饭时发生争吵,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赵、孙二人每人两个嘴巴后说,今天你俩结账,便宜你们了,以后还得收拾你们。 5 月 2 日 20 点时许,赵、孙二人分别带着匕首和一尺多长的铁棍,以请卢吃饭为名将卢骗出
20、,在去饭店的途中,孙趁卢不备,用铁棍猛击卢的头部,赵用匕首在卢的大腿扎了三刀, 然后潜逃。 卢被邻居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 因伤过重,卢于当晚 23 时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掌握了赵、孙如下犯罪证据: 1.赵用的匕首已经找到, 匕首的把上有清楚的血指纹, 经鉴定指纹是赵某的,血迹与卢的血型相同; 2.孙用的铁棍也被找到,铁棍上的血迹和头发,经鉴定都是卢某某的; 3.拘捕后赵、孙二人请求政府宽大处理,表示以后再也不打架了; 4.赵、孙二人均是初犯。第六章第六章侦查讯问方法侦查讯问方法 案例导入案例导入 9某年 2 月 7 日晚,兴旺烟酒店老板杜某被人用啤酒瓶砸伤后抢走现金 1500元。 经初步侦查
21、, 确定犯罪嫌疑人徐某, 将其抓获后实施讯问。 现掌握如下情况:1、杜某证实,犯罪嫌疑人身高1.70 米左右,蒙面入室,翻钱柜被发现后,用啤酒瓶猛击杜某头部,杜某用啤酒瓶还击,双方都有伤。2、现场提取了血衣、破碎酒瓶,鉴定血衣上有O 型血(杜某的)和嫌疑人B 型血。瓶上有嫌疑人右手指纹和掌纹。3、调查徐某头部受伤曾包扎着,几天未上班。初审不交等。经周密准备后,第二次讯问,笔录如下:问:你认识你家附近的兴旺烟酒店的老板吗?答:不认识。问:你经常到兴旺烟酒店吗?答:不经常去。问:最近你去过兴旺烟酒店没有?答:没有。问:你没去,为什么兴旺烟酒店的酒瓶上有你的指纹、掌纹、老板身上会有你的血迹?(分别一
22、一出示) 。答: (不语)问:你头上的伤是怎么回事?你心里很清楚。答:看来你们都知道了,那我只好交代了。上述讯问中侦查人员使用了什么样的讯问策略和方法呢补充阅读有效审讯拒绝认罪的犯罪嫌疑人的“九步法”补充阅读有效审讯拒绝认罪的犯罪嫌疑人的“九步法”作者里德、 英博等人通过多年观察研究, 提出了有效审讯拒绝认罪的嫌疑人的“九步发” 。在使用九步法审讯之前,审讯员应当对可利用的有关案件和嫌疑人的情况十分熟悉,有效地审讯依赖于审讯员对审讯的信心和对案件的熟悉。步骤一:步骤一: “正面对质”“正面对质”做法是“绝对确定”地告诉嫌疑人,他(她)实施了被控的犯罪。即使审讯员没有不利于嫌疑人的确凿证据, 也
23、不能给嫌疑人任何关于这点暗示, 如果必要,审讯员必须假装有证据。在最初的对质后有一个简短的停顿,在这个期间要密切观察嫌疑人的行为反应。审讯员要说服嫌疑人,使其相信说出真相的好处,而不能有明显的宽大承诺,因为这会使接下来的供述无效。此时的重点是指出嫌疑人10“免责特征” , 促使他解释自己的故事,说明这完全取决于对嫌疑人性格的了解,说明是环境导致实施犯罪。步骤二:步骤二: “主题发展”“主题发展”在这里, 重要的是审讯员要表现出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以取得嫌疑人的信任。审讯员向嫌疑人暗示不同的主题,目的在于缩小被指控的犯罪的道德涵义,或提供给嫌疑人接受犯罪事实“道德上的理由”的机会(例如,他们爱面
24、子的理由)。这样, 在降低犯罪严重性或减轻嫌疑人自责的同时,嫌疑人会逐渐接受犯罪的责任。 这种主题发展对易动感情的罪犯最为有效, 因为他们体验到羞愧感和内疚感。接受犯罪行为在道德上的理由,给予嫌疑人减轻内疚的机会,是一个有力促使供述的因素。步骤三:步骤三: “对待否认”“对待否认”人们普遍认为,大多数罪犯不愿意作出供述,即使在直接对质之后也是如此。对待他们的否认必须格外谨慎,并运用专门的技巧。供述通常不容易获得。 实际上, 一个有罪的人在直接对质之后说: “好吧,是我做的” ,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不管是无辜的还是有罪的嫌疑人,最初几乎都是作出否认。 嫌疑人的反复否认对审讯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给
25、予嫌疑人一种心理优势。 因此, 审讯员必须加以阻止。 这意味着审讯员不允许嫌疑人继续否认。嫌疑人试作的否认总是被打断,换成审讯员继续告诉嫌疑人听听他应该说什么。里德、 英博等人指出, 无辜的嫌疑人和有罪的嫌疑入的否认之间有着明显的的区别,通过各种口头或非口头的迹象可以发现这些差异。例如,无辜的嫌疑人的否认显得自然、有说服力和直接,然而有罪的嫌疑人的否认是更加防卫的、有保留的和犹豫的。同样,无辜的嫌疑入更加平常地看着审讯员的眼睛,而身体在椅子中稍向前弓,姿势相当坚定和自信。步骤四:步骤四: “克服异议“克服异议 审讯员应对嫌疑人可能提出的各种说明无辜或反对指控的借口加以应对。 通常认为, 无辜的
26、嫌疑人更加平常地继续简单的否认,然而有罪的嫌疑人将从简单的否认转变到提出异议。有罪的嫌疑人提出各种异议以试图取得对谈话的控制,因为否认逐渐被削弱。应对这些借口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一旦嫌疑人感到全然无用,就会变得安静,并表现出从对审讯的积极参与中退出的迹象。此时,嫌疑人11状态低迷,审讯员必须迅速行动,以免失去已经获得的心理上的优势。步骤五:步骤五: “获得和保持嫌疑人的注意”“获得和保持嫌疑人的注意”一旦审讯员发现嫌疑人退出的消极迹象, 就要设法缩小自己与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重新获得嫌疑人的全部注意。里德、英博等人指出,审讯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这个目的,移动身体使距离嫌疑人更近,朝着嫌疑人弓
27、身,轻轻触碰嫌疑人,称呼嫌疑人的名字,与嫌疑人保持良好的目光交流。嫌疑人看上去颓败和沮丧,这个策略将使得一个有罪的嫌疑人更加注重审讯员的意见。步骤六:步骤六: “应对嫌疑人的消极情绪”“应对嫌疑人的消极情绪”这是步骤五的直接延伸。 当嫌疑人注意审讯员而表现出即将放弃抵抗的迹象时, 审讯员应当使嫌疑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关于犯罪动机的明确和重要的主题上。审讯员应表现出理解和同情,促使嫌疑人说出真相。然后,通过使嫌疑人认识到自己给被害人造成的痛苦,努力使其产生一种更加悔恨的情绪。审讯员可以利用嫌疑人体面感和荣誉感,如果恰当也可以利用其宗教信仰。这个阶段,重点是利用嫌疑人潜在的弱点,以击溃他剩余的抵抗
28、。有些嫌疑人在这个阶段会哭,这一点审讯员可以加强并加以利用。 “哭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压力得到释放。这也是一个嫌疑人放弃抵抗和即将供述的迹象。 ”他们不再抵抗审讯员对真相的诉求。步骤七:步骤七: “提出一个选择性问题”“提出一个选择性问题”在这个阶段,嫌疑人面对有关犯罪的两个选项。这两个选项都显示有罪,但它们以特定的方式表达,即一种选择较体面,同时另一种选择包含某些使人反感的、冷酷无情的动机。它代表了主题发展的结果,而且提供了供述的动机(例如,如果嫌疑人不选择较轻的选项,其他人可能就会相信最严重的案件情节)。毫无疑问, 这是里德模型最重要的部分,常见于审讯中嫌疑人的抵抗已经被击溃的情况下。 这是
29、一个高度强迫的程序, 嫌疑人被迫在两个都不适当的认罪选项中选择。这种方法对大部分扣押在警察局接受讯问的嫌疑人而言非常危险, 尤其是用于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嫌疑人时。为嫌疑人提供了一个对犯罪作出解释或辩解的机会, 这使认罪供述更加容易出现。提出选择性问题的时机非常关键。如果在正确的时刻提出,它将出其不意地攻击嫌疑人,使其更可能供述。12步骤八:步骤八: “使嫌疑人口头叙述各种犯罪细节”“使嫌疑人口头叙述各种犯罪细节”在步骤七中,嫌疑人接受任一选项,结果都意味着嫌疑人作出了最初的供认。在步骤八中,最初的供认被发展成一份完整详细的供述,供述中提供了犯罪行为的环境、动机和性质等信息。里德、英博等人强调,
30、在这个节骨眼上,审讯员和嫌疑人单独在一起是很重要的,因为其他人的出现可能阻碍嫌疑人坦率陈述罪行。一旦获得完整的供述, 审讯员可以请求他人为供述作证,这适用于嫌疑人拒绝在书面的陈述上签字的情况。步骤九:步骤九: “由口头供述转为书面供述”“由口头供述转为书面供述”由于附上签名的供述比口头供述法律上的效力强很多, 因此这个步骤非常重要。而且,鉴于大量的嫌疑人后来撤回或者收回他们的认罪供述,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将口头供述尽快转变为书面陈述是十分重要的。嫌疑人可以轻易否认他们曾经作出的口头供述,但否认一个有签名的书面供述却要困难得多。里德、英博等人警告说,延迟取得书面供述可能导致供认者深思熟虑法律后
31、果并撤回供述。尽管里德、英博等人反复强调,审讯员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提出减轻犯罪的法律责任。但如果仔细研究他们的手册,就会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他们向审讯员建议的主题是以往嫌疑人的头脑里灌输这个思想为基础的, 即法律责任将被减轻或者消除(例如,行为是自卫、意外或者无意识的)。因此,在这些作者的声明之外, 事实上,这些主题在很大程度是以在嫌疑人头脑中减轻犯罪的责任和相应的法律结果为基础的。-参见英Gisli H.Gudjonsson 著 乐国安 李安 等译: 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年 1 月第一版第七章第七章侦查讯问言语侦查讯问言语 案例导入案例导入 犯罪嫌疑人田某将一名
32、女青年强奸后用砍刀将该女青年杀死, 碎尸,其手段极其残忍,罪行特别严重。在讯问时,田某用试探的口气问侦查人员: “如果我交代了,能不能不判我死刑?” 。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田某的提问应该运用什13么应答方法进行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回答呢?实训设计实训设计 (一) 实训项目通过完成该项训练, 使学生掌握侦查讯问言语的表达方式、提问言语技巧和应答言语技巧。1掌握有声言语的表达方式(明确言语、含蓄言语、精确言语、模糊言语) 。2掌握无声言语的表达方式(眼神语、表情语、体态语、手势语、空间语) 。3掌握常用的提问方法(问答法、自由陈述法、含蓄提问法、借言提问法、编组提问法) 。4.掌握应答技巧(正面直接
33、应答、侧面间接应答、转移话题应答、模糊多义应答、顺水推舟应答、批驳阻止应答、质疑抑制应答、论辩应答) 。(二)实训的条件设计1学生根据给定的案件条件,设计对侦查讯问言语的正确运用。2播放实际审讯的录像片,由学生对讯问中讯问言语的使用进行分析和说明。3学生通过模拟审讯训练,完成对有声言语的表达方式、无声言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完成常用的提问方法和应答技巧的综合运用。(三)案例素材与问题设计 1模拟审讯训练案例有教师设计提供。2实战案例的音像资料有教师购买,从中选择。第八章第八章侦查讯问中证据的审查侦查讯问中证据的审查 典型人物介绍典型人物介绍 季宗棠 1942 年生,江苏省东台人,汉族。1966
34、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业学院,1970 年参加公安工作,1974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预审科科长、副局长,三级警监。先后荣立三等功4 次,一等功 1 次。1993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1995 年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14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999 年 9 月被公安部聘为“全国特邀刑侦专家” ,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季宗棠审理了 1000 余起案件, 攻克重大、 特大案件 100 余起, 疑难案件 120余起,是侦审战线上的行家里手,被誉为“中国第一审” 。他在科学与生活等刊物上多次发表破案故事与通讯。他的作品融哲理于审讯侦查之中,将复杂
35、的案情与科学的侦审理论相结合,具有“写一个破案故事,露一手制敌谋略,揭一则人生哲理”的写作风格。【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侦查讯问措施、技术和策略的运用侦查讯问措施、技术和策略的运用一、实验目的通过完成该项训练,使学生掌握主要实物证据和言辞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要领。二、实验内容1.熟悉刑事案件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2.熟悉对物证、书证等主要实物性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基本要领。3.熟悉对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 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主要言词性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基本要领。三、实验器材:审讯实验室、录音设备、监控设备、审讯椅、测谎仪等。四、实验方式以34人为一个讯问小组。在小组内分配角色:12名侦查人员,
36、1名记录人员,1名犯罪嫌疑人。角色分配以自愿为原则,在熟悉了解案情时,侦查人员的角色只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和简单案情,以免先入为主。犯罪嫌疑人掌握全部的详细案情。 在进行准备工作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进行模拟讯问时,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的模拟讯问进行讲评。五、实验步骤第一步:分小组并进行角色分配。每个小组34人,包括12名侦查人员,1名记录人员,1名犯罪嫌疑人。第二步: 熟悉了解案情。 侦查人员的角色只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和简单案情,以免先入为主。犯罪嫌疑人掌握全部的详细案情。15第三步:讯问前的准备。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讯问前提问的设计、突破口和突破方式的设计。第四步:以小组为单
37、位进行模拟讯问。其他的同学在观摩室观看,讯问后,教师进行讲评。第五步:总结。模拟讯问后,小组总结,并交出讯问笔录和实验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全面的总的评述。六、实验作业(一)完成个人承当角色的实验任务;(二)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心得体会。第九章第九章几类案件的侦查讯问几类案件的侦查讯问案例导入案例导入 刘某盗窃案刘某,28 岁,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文化程度为大专,无前科,系吉林市某厂工人,住吉林市某区大东厂号。刘某于20年 8 月 17 日上午 9 时因涉嫌盗窃被拘传。嫌疑根据:第一,该厂财会室金库(简易铁柜)于 8 月 17 日零点至一点被撬开,盗走现
38、金 1030 元。当日上午刑侦部门勘察现场,在铁柜门上侧,提取指纹一枚,经比对鉴定,系刘某左手食指纹,但何时所留不能肯定。第二,查刘某在案发当夜, 在本车间工人王家和李、 张共四人玩麻将, 据王、 李、张证实:刘某当夜零点过二、三分钟从王家出来说回家,一点零几分到家,。经侦查实验得知, 从王家到刘自家经过其厂大门前共需二十一、 二分钟, 其间有三、四十分钟去向不明,刘某具有作案时间。第三,据值班人员说:零点四十五分钟左右, 在值班室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人从财会室后窗临街的小胡同走过,从房头灯光下,看到很象刘某,但未看清脸庞,只是着装和走路姿势大致相似。根据上述案例内容,分析、归纳盗窃案件的特点,以
39、及对其讯问的对策。16实训设计实训设计普通刑事案件侦查讯问综合训练普通刑事案件侦查讯问综合训练一、训练目的与要求(一)通过完成该项训练,从侦查程序和实体两方面使侦查学专业、刑侦专业方向学生掌握参与普通刑事案件审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领。(二)通过完成该项训练,从侦查程序和实体两方面使侦查学专业、刑侦专业方向学生掌握审查普通刑事案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领。二、训练的基本方式(一)典型案例模拟侦查讯问(二)典型案例阅卷评议(三)典型案例演示观摩三、案例素材与问题设计(一)模拟审理的典型案例由教师提供相关模拟案例。(二)研究评议的典型案例案例的讯问卷宗由老师单独提供。(三)演示观摩的典型案例案例录像带单独提供。通过实施分组模拟讯问训练, 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从侦查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给出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通过对某典型案例的研讨评议和演示观摩, 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 从侦查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总结分析侦查人员办案的基本经验和教训。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