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ppt(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1.要求能疏通文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重点重点: :体会文章丰富多彩的内涵体会文章丰富多彩的内涵, ,端正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改进学习方法。习方法。1.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不亦说乎( )“说”是“悦”的古字,愉快。时:名词作状语,时常地。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2.通假字。通假字。3.3.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故:形容词作名词,已经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1)
2、可以(之)为师矣翻译:(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可以凭(这个)当(别人的)老师了。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照)他们身上的缺点来警戒自己。4.4.请在括号中补充省略的字并翻译句子。请在括号中补充省略的字并翻译句子。5.文中有很多语句都成为成语文中有很多语句都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四个并作解请你写出其中的四个并作解释。释。 成语成语: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有我师;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解释解释: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能更好
3、地认识现在。 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有我师:几个人几个人(一道一道)走走,一定有一定有(可以当可以当)我的老师我的老师(的人的人)在其中。在其中。 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问题一问题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十二章十二章所所讲述的内容。讲述的内容。 主要围绕“学习方法和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来谈。问题二问题二:语言赏析。语言赏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句中的“而”字表承接,可翻译为“然后,
4、之后”;“时”字是时间名词作状语,意为“按时”,在此属于词类的活用;“之”字是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说”字不仅是本句话中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重点之一,它是“悦”的古字,意为“愉快、高兴”。这句话从学习方法的角度,首先告诉人们学习知识时只有经常深入复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其次还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并从中得到快乐。 “故”和“新”是句中的一对反义词,也是本句话的关键词语。“故”指“学过的知识”,而“新”指“新的体会和理解”,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而后句中的“为”字则是动词“做,成为”的意思。这句话是孔子论述学习方法的名言,其中“温故而知新”已经作为格言保留下来,直到今
5、天还在被人们广泛应用。整句话既强调了“温故”,即复习学过的知识,还强调了要“知新”,即从中有新的理解或发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一点的人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表现了孔子对学习中“温故”与“知新”一种极为深刻的见解与前所未有的重视。问题三问题三:重点探究。重点探究。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六六十而耳顺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问题四问题四:“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你结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合实际谈谈“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的好处。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只有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总结自己的得失,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