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doc





《茂名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茂名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茂名市贯彻落实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 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843 号,以下简称办法)精神,不断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切实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组织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
2、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应救尽救。 二、救助对象二、救助对象(一)康复救助对象主要为茂名市户籍 0-6 岁(截至申请康复救助当年度的 8 月 31 日止年龄不满 7 周岁),符合以下救助条件的视力、言语、听力、智力、肢体和孤独症儿童:1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具备医疗诊断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诊断书。 。2具有康复服务适应指征,通过康复服务可能达到功能重建或改善。(二)不断完善非本市户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保障模式,逐步实现持有茂名市居住证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三、救助内容和标准三、救助内容和标准各区、县
3、级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本地财力状况、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确定本行政区域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但不得少于、低于市级救助内容和标准,并建立相应动态调整机制。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省、市级基本服务项目、内容、补助标准及经费使用范围如下:(一)(一)手术1人工耳蜗植入:为 1-6 岁重度听力残疾儿童,经评估符合植入电子耳蜗条件并符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仍需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凭医院开具的有效票据提供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为 15000 元/人(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低于补助标准的,按个人实际支付费用给予补助,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一次性手术费用的补助(150
4、00 元/人)由省统筹安排,不在此补助范围)。 2肢体残疾矫治: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足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导致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脊柱裂导致下肢畸形等矫治手术提供一次性补助,标准为不少于 16000 元/人,其中矫治手术补助 10000 元/人、辅助器具适配及康复训练等补助 6000 元/人(手术费经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报销后个人支付部分低于补助标准的,按个人实际支付费用给予补助)。(二) 辅助器具适配。 按照广东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实施办法(粤残联20186 号)有关规定和标准,为各类残疾儿童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提供补贴。(三) 康复训练。 1视力残疾儿童:(1)
5、为低视力儿童提供功能评估和视觉基本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 1 个月,折算持续训练时间不少于 72 小时,补助标准为 1500 元/人次(限 3 年 1 次)。(2)为低视力儿童提供功能评估及助视器等使用培训、认知学习、社会适应以及生活技能等训练,每年不少于 10 个月,补助标准为 2000 元/人月(每人每年补助 10 个月)。 (3)为全盲儿童提供定向行走及适应性训练,时间不少于 2 个月,折算持续训练时间不少于 120 小时,补助标准不少于 3000 元/人次(限 5 年 1 次)。2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和孤独症儿童:为接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补助,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
6、10 个月(每人每年补助 10 个月),具体康复服务内容及规范按照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和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有关要求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新的服务规范后按新规范执行。(1)全日制康复训练:每个训练日在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 5 小时,每周单训不少于 1 小时,补助标准为:公办康复机构省级标准 1200 元/人月,地方配套 300 元/人月,非公办康复机构省级标准 2000 元/人月,地方配套 300 元/人月。地方配套部分(300 元/人月)由市财政对茂南区、滨海新区、高新区户籍残疾儿童按比例补助(市财政与茂南区、滨海新区、高新区财政按 4:6 比例分担);
7、市财政对其它区(县级市)户籍残疾儿童不予补助,由当地财政全额负担。(2)非全日制康复训练: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各地参照办法的规定逐步开展。补助标准为:公办康复机构 600 元/人月,非公办康复机构 1000 元/人月。经费由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同级财政安排(户籍在经济功能区范围的,由经济功能区负责)。公办康复机构是指教育、民政、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或组织举办的公益一类康复机构,公益二类、三类康复机构参照非公办机构执行。 3康复训练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家长培训、康复教材、康复档案、康复设备、环境布置、人员培训、食宿及购买康复专业人员服务等。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肢体残疾矫治手术、辅助器
8、具适配、视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优先使用中央、省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区、县级市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财政(户籍在经济功能区范围的,由经济功能区负责)全额兜底补齐。四、救助流程四、救助流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应按以下流程办理: 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如实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供相关资料(具体参照办法有关规定)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康复机构所在地或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组织提出申请。 (二) 审核。 1县级残联组织自收到申请后,10 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优先享受康复救助服务;儿童福利机构能按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茂名市 残疾儿童 康复 痊愈 救助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