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与指导.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与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题型技巧分类训练与指导.doc(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技巧分类训练题型 1 概念辨析与化学用语正误判断型选择题时间:35 分钟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化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以及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如识别物质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结构简式、官能团、同分异构判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等。这类试题一般较为简单,多为识记性考查或简单分类型考查。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选择题,为高考中的较难题节省下时间,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解题时要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的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地获得答案。这类选
2、择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直接法:依据概念、定律及定律的推论等直接判断得出结论的方法。筛选法:通过分析“问句”的含义,对所给选项逐一考虑,作出否定淘汰,最后剩下最佳选项的方法。列举法:通过分析“问句”的含义,先找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内容列举出来,再结合选项的内容或题设中的隐含条件作出判断的方法。也可采用列举反例淘汰法。1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不导电B粮食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一定时间会更香醇C棉、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和 H2OD乙酸、蔗糖都是弱电解质【答案】B【解析】大多数有机物不导电,但科学家已
3、经研制出能导电的聚乙炔等,A 项错误;粮食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一定时间,其中乙醇与其中所含的少量酸会生成酯类物质,使酒更香醇,B 项正确;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其燃烧产物除 CO2和 H2O 外,还有含氮、硫的化合物等,C 项错误;蔗糖是非电解质,D 项错误。2 (甘肃省兰州一中 2011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与人类生活都有密切相关,下列第 2 页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延缓船体腐蚀B高纯度的硅晶体广泛用作制造光导纤维材料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 SO2,造成大气污染,
4、使雨水 pH=5.6 形成酸雨【答案】A【解析】A 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为二氧化硅,B 项错误;蚕丝和蜡烛的成分分别为蛋白质和烃类物质,C 项错误;酸雨的 pH 小于 5.6,D 项错误。3(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氨基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乙醇中混有乙酸,可先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A B C D【答案】A【解析】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错;纯碱,即碳酸钠,不是碱,芒硝,即十水硫酸钠,属于盐,错。4 (2011 年潮州市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清洁能源、低
5、碳经济、节能减排等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上述理念的是A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B快餐盒用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可降解聚乳酸)做成 C使用的卫生纸都是再生纸D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答案】D【解析】垃圾应首先分类、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回收,不能简单用填埋法处理,以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5 (2011 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不同第 3 页C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
6、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答案】D 【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 项正确;煤中不含苯和甲苯,由煤制取苯和甲苯是煤在干馏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D 项错误。6(山东省德州市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是纯净物B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石油的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D乙烯和聚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答案】C 【解析】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A 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B 项错误;
7、聚乙烯中不含不饱和碳碳双键,D 项错误。7 (2011 江苏南通高三第二次调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可用作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氧化铝可用作制造高温耐火材料,如制耐火砖、坩埚等C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D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C 项错误。8 (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 2011 年四校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蔗糖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C乙烯和苯都可
8、以和溴水发生反应D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答案】B 【解析】蔗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 项错误;苯与纯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溴水第 4 页不反应,C 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碘水的萃取剂,D 项错误9 (北京市西城区 2011 年高三二模试卷)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生锈C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D向高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答案】A 【解析】食盐中的碘元素存在形式为碘酸钾,不是单质碘,故加碘食盐不能使淀粉变蓝,A 项错误;海水中含有多中电解质,故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
9、水中更易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B 项正确;向高硫煤中加入生石灰,燃烧时可生成硫酸钙,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D 项正确。10 (江苏省姜堰市 2011 高三化学二模试卷)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铁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B铝热反应需提供一定的能量引发,因为铝热反应为吸热反应C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并不能提高 CO 的转化率,因为化学平衡没有移动D鸡蛋清中加入 2 滴 1%醋酸铅溶液后产生沉淀,因为蛋白质发生了盐析【答案】C 【解析】铁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是因为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其实质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铁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阻止了反应的持续进行,A
10、 项错误;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B 项错误;铅离子有毒,可使蛋白质变性,D 项错误。11(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 3B. 用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C. 将 Fe2O3溶解于足量 HI 溶液:Fe2O3+6H+2Fe3+3H2O D. KI 溶液与 H2SO4酸化的 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答案】D 【解析】漂白粉的成分为碳酸钙,在空气中失效是由于与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次氯酸,次氯酸又
11、分解,A 项离子方程式错误;B 项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C 项忽视了 Fe3具有氧Fe2O33CO 2Fe3CO2高温第 5 页化性,而 I具有还原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生成亚铁离子、单质碘和水。12 (陕西省宝鸡市 2011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B碘酒、牛奶、豆浆、漂白精均为胶体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物质可根据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的导电性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答案】A 【解析】碘酒、漂白精不属于胶体,B 项错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微粒大小,C 项错误;电解质
12、与非电解质都必须首先是化合物,D 项错误。13 (山西省太原市 2011 年高三模拟试题(二)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BO2-的结构示意图: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答案】D 【解析】H2O2为共价化合物,A 项错误;O2-的最外层应有 8 个电子,B 项错误;聚氯乙烯分子中没有碳 碳双键,C 项错误。14 (河南省郑州市 2011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B油脂、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营养物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
13、酸,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D二氯丙烷(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B 【解析】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 项错误;乙酸乙酯中在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水解,C 项错误;二氯丙烷(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4 种:两个氯原子分别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两种,取代第 6 页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两种,D 项错误。15 (2011 浙江诸暨中学二模)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 K=,则对应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2CO2(g) + 6H2(g)CH3CH2OH(g) + 3H2O(g)B将某浓度氢氟酸溶液升高温度,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14、Ka将变大C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水的电离程度变大,Kw变大D化学平衡常数 K 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K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或者不变【答案】B 【解析】A 项将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反了,错误;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反应,故升温电离平衡常数增大,B 项正确;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C 项错误;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要么是吸热反应,要么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移动,故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化,D 项错误。16 (2011 山东青岛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
15、能溶于水而碘化钾难溶于水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答案】D 【解析】金属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是化合反应,A 错;碘酸钾和碘化钾都溶于水,用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的原因是碘化钾易被氧化失效B 错;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中,像碳酸氢钠是酸式盐,C 错。17 (2011 年天门市高考理综模拟试卷(二) )共价化合物含 C、H、N 三种元素。分子内有四个 N 原子,且排成四面体,每两个 N 原子之间都含有 1 个 C 原子。又知分子中无 CC 键和 C=C 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AC3H8N4 BC6H1
16、2N4 CC6H10N4 DC4H8N4【答案】B 【解析】正四面体的六条边上各有一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需形成四条键,故每个碳原子上还有两个氢原子。18 (九江市 2011 届七校联考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7 页A、H0,S0 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得电子难的物质,失电子一定易C、可根据分散质直径大小,把“烟” “雾”区别开来。D、铜作阳极电解盐酸: 【答案】A【解析】根据H ,当H0,S0 时,,说明此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A项正确;根据分散质颗粒的种类,将 RN 项错误;铜作阳极电解盐酸时,铜失电子形成铜离子,在阴极,H+得电子生成氢气而不是氯气,D 项错误。19(北大附中2
17、011届4月份模拟考试理综,10) 既不是同素异形体,又不是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或同位素 的一组物质是 ( )AHCOOC2H5、CH3CH2COOH BO2、O3 DH、D、T【答案】C【解析】A 是同分异构体,B 是同素异形体,D 是同位素,选 C.20 (2011 广东佛山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7) 金属钛可用于火箭发动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天线等制造。下列有关48 22Ti 和50 22Ti 的说法正确的是A48 22Ti 和50 22Ti 为同一核素B48 22Ti 和50 22Ti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四纵行C分别由48 22Ti 和50 22Ti 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18、D48 22Ti 和50 22Ti 原子中均含有 22 个中子【答案】B 【解析】项两者为不同的核素项两者互为同位素项它们的中子分别为和 题型二 定量、定性分析型选择题时间:45 分钟本部分试题是高考选择题的主题部分,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可以随意调控试题难度的部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部分。定性分析主要考查利用化学原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化学平衡原理、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也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对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考查;而定量计算则涉及了差量法、守恒法(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物料守恒等) 、关系式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估算法等。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最常见的解题方法:1、关系式
19、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第 8 页同) ,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由关系式进行计算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2、守恒法: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总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数等)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做为解题的依据。可以避免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该法抛开了繁琐的反应过程,只抓住始态和终态中某些物理量的守恒关系,可以简化思维,快速解答。3、价态转换法:价态转换也
20、称为“等价代换” 。价态转换法就是用氢氧根离子或氯离子来沉淀某些金属阳离子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的“总正化合价数”。据此,可延伸为将金属用非氧化性酸恰好溶解后,再用上述阴离子沉淀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4、极端假设法:极端假设就是先将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错综复杂的问题极端化、简单化,使之变成单一问题来求解。极端假设法常常用于求解范围类的试题,其基本思路常常有以下三种:(1)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完全的反应;(2)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3)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1 (2011 宁夏银川一中二模)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x mol,加盐酸后
21、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ymol 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A12(x+y)mol B (x-y) molC12(x-y)mol D (x+y) mol【答案】A 【解析】本题运用电子守恒法。根据电子守恒:与 H反应生成 H2的铁的物质的量等氢气的物质的量:n(Fe)=n(H2)=ymol;其余的铁则和 Fe2O3以等物质的量溶于盐酸生成FeCl3,FeFe2O36H=3Fe23H2O,为12(x-y)mol,故共含铁ymol+12(x-y)mol=12(x+y)mol 。2 (沈阳二中 2011 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第四次模拟测试)分
22、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B某雨水的 pH 小于 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 SO2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第 9 页D灼热的铂丝与 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D 【解析】A 项中 I2是还原剂,Cl2是还原产物,只能说明的 I2还原性强于 Cl2的还原性,A 项错误;某雨水的 pH 小于 5.6,可能溶解了 SO2之后形成了硫酸,也可能溶解了 NO2之后形成了
23、硝酸,也可能二者都有,B 项错误;C 项不能排除 Ag的干扰,错误。3 (2011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11)X、Y、Z、W、R 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的原子中最大,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m,次外层电子数为 n,Z 元素的原子 L 层电子数为 mn,M 层电子数 mn,W 元素与 Z 元素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 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 与 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BY 的氢化物比 R 的氢化物稳定,Y 的氢化物熔沸点比 R 的氢化物低CZ、W、R 最高价氧化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题型 技巧 分类 训练 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