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拨款、银行信贷到股权融资.docx
《从财政拨款、银行信贷到股权融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财政拨款、银行信贷到股权融资.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证券时报 /2018 年 /4 月 /4 日 /第 A10 版 理论 从财政拨款、银行信贷到股权融资 中银国际证券战略规划部执行董事 曹雪锋 建国初期,我国的融资体系是由国家财政主导。 建国后到 1978 年,虽然居民存款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但仅占 GDP 的 6%,而财政收入 占到 31%。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金融机构,但其存款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和国有企 业。同时,国有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绝大部分资金由国家财政直接拨付和调配,即经济主体投资的 资金来源主要不是银行贷款,而是政府财政预算拨款。 1978 年以前,国家财政即是主要的资金来 源,也是资金的配置主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非政府部门资源快速积累,农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乡镇企业产值和收 入大幅增加、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自主支配的资源增多。居民和企业开始代替政府成 为储蓄的主要来源,政府部门储蓄占比由 1978 年的 73%下滑至 1996 年的 4%左右。 经济体制变化在金融领域表现为财政与银行对金融资源的汲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此 消 彼长。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由 1960 年最高时的 40%,降至 1995 年的 10.8%。固定资产投资资 金来源中,财政拨款占比由 1978 年以前的 60%,降至 1985 年的 16%。 1985 年, “ 拨改贷 ” 政策的实施表明国家对经济增长或国有企业的
3、支持重心由国家财政开始 向银行体系转变,财政主导的融资体系走到尽头。 改革开放以后 ,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逐渐形成并壮大成熟。 从 1978 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开始到 2003 年,中国银行体系已经从小变大。以 2003 年开 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为标志,之后的 10 多年是中国银行体系由大变强的一个过程。但 2003 年左右,以银行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1979 年 -1996 年商业银行机构逐步设立,虽然银行相比财政更加讲究经济效率,更愿意把资 金投向优势行业,但国有银行成立的初衷是要发挥银行体系动员储蓄的能力,代替国家财政支持 国有企业和符合国家战略意志的行业。
4、根据世界银行 1997 年的报告,国有银行 “ 投资放款约有 2/3 分配给由国家计划委员会预先选定的项目,其他的放款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政府的非正 式影响,尤其是各省 ” 。 2003 年前后,以银行存贷款主导的中国融资体系正式壮大成熟。从储蓄存款占 GDP 的比重 来看, 1978 年以来储蓄占比持续攀升,到 2003 年以后达到 70%以上并开始呈现稳定态势,银行 信贷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达到规模上的顶峰。当时,住户部门主要资金运用中存款占到 72%; 非金融企业 59.9%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金融机构 66.9%的资金来源于存款,而 53.8%的资金 运用于贷款和准备金。 经济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 拨款 银行信贷 股权 融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