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_课件.ppt
《蒹葭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_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从思想内容上看,它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的数量最多,是各地的歌谣。从表现手法看,它可以分为赋,比,兴的手法。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先河。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
2、现在陕西关 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进入学习 蒹葭【名称】蒹葭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四言诗 【出处】诗经秦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n ji)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洄(hu)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白露未晞(x)。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 注释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苍
3、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采采”义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 hu)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返回
4、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晒干。 湄(m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之:代“伊人” 沚(zh):水中沙滩。 返回 今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
5、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蒹葭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