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 将相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将相和.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激趣导入,团结是一个集体取胜的法宝。,人教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简介背景,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1)生字:(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2、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浏览课文,整体把握,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浏览课文,整体把握,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听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秦王企
3、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整体把握,整体把握,(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机智),(勇敢),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4、!”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整体把握,(机智),(机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机智勇敢),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总结、预习,课堂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皇帝zho j( )d chn( )们shng y( )c
5、h bng( )的时间。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无价之宝:_理直气壮:_完璧归赵:_三、按先后顺序给下列故事排序。( )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到到秦国。 ( )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秦王想要把和氏璧骗到手。( )秦王只好放了蔺相如。( )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出兵,商议,大臣,召集,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3,4,1,5,2,6 将 相 和,第二课时,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相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