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名词解释.pdf
《美学概论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名词解释.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坐忘”的原文是: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 是通过废除肢体, 停止思想。 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 与道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 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庄子把道作为人存在于自然的最高形式并加以推崇, 他认为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最大
2、的快乐。田子方中以孔子和老子对话的形式,阐明了这个道理,提出只要能够实现对道的观照,就能达到一种至美至乐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只有那些抛弃了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的 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体会,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层次的精神状态,是达到至乐至美的先决条件,然后才是隳肢体、黜聪明的状态。从对物质世界的排除到对思想意识的排除与否定,庄子把这种最高层次称为心斋,又称为坐忘。2、象罔亦作象网。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3、。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3、声无哀乐嵇康认为,五音、五色、五行以及天地万物,都是客观的存在。五音有好听的,有不好听的,就好比各种气味,有好闻的,有不好闻的。无论声音的好听不好听,它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无论社会上的秩序是太平的还是混乱的,都不能叫它改变。人的主观上的爱好与憎恶,悲哀和欢乐都不能改变它们自己的规律。有些人所以听到音乐而感到悲哀,这是因为他心里本来就有悲哀。在音乐的和声的震动下,心里有哀的人会觉得更加悲哀;心里有乐的人会觉得更加快乐。进一步嵇康举例说:“一个人是个贤人,我心里喜欢他;另一个人是个愚人,我心里憎恶他。贤愚的性质是属于那两个人的,是在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概论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