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学(肌张力)2014.8.29.docx
《康复评定学(肌张力)2014.8.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学(肌张力)2014.8.29.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复评定学(肌张力)康复评定学(肌张力)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被动牵拉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 正常运动的基础。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 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 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保证肌肉运动的连续、平滑,稳定进行称为运 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表现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表现:一一.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 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肌肉松弛时做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消失的状态,肌内 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 脊髓前角损害时
2、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周围神经 损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 力降低,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 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害时常伴有感觉及深反射消失,步行呈感觉性共济 失调步态。 小脑系统损害时伴运动性共济失调,步行呈蹒跚步态。 新纹状体病变时伴舞蹈样运动。 脑卒中后遗症迟缓期。 二二.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分别表现为痉挛和强直。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 致的、速度依赖
3、的紧张性牵张反射性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锥体系病变表 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 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患者关 节开始时阻力较大,终了时变小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 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强直就是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是均匀 一致的,主动肌和拮据肌张力同时增加。锥体外系病变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 肌张力的大小与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无论 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均等的阻力。这种肌
4、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不 伴震颤) ,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伴震颤) 。 三三.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改变引起的异常的姿势与正在进行中 的动作的阻断而出现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随意运动。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且间 歇持续收缩所造成的部分躯体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位置姿势的症状群。又称为肌张力 障碍综合征。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基底核病变)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原因不明等, 前者称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后者称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1扭转痉挛又名扭转性肌张力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评定 张力 2014.8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