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秋时期管子_墨子和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春秋时期管子_墨子和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春秋时期管子_墨子和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人文我国春秋时期管子、墨子和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常华东杨会晏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吉林长春【摘要】 在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强大与否,主要与本国的财富占有的多寡有关。当时的各诸侯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工商业,这时的工商业基本上由王室和诸侯贵族所控制,由百工直接掌管。“问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本文主要研究管子、墨子与荀子的重商主义思想,这三人的思想也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现实经济生活。【关键词】重商主义财富贸易往来一、管子重商主义思想管仲为齐桓公作四十年宰相,如果按现代的货币思想描述,管仲奉行的政策主张,有很强的
2、重商主义思想倾向。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既任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这是利用齐国在地理条件上的优势,顺应人民的意愿,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齐的地理条件,既宜于农耕,又宜于桑麻,而人民善于纺织,又有鱼盐之饶,也便于贸易。这是齐国在经济结构上的传统特点。从齐国自周初建国以来,就是这样。齐太公在齐的主要措施就是“固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管仲“通货积财”就是利用土地的肥沃发展农业桑麻,利用纺织和鱼盐经营的传统以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所谓“货”即指手工业制品和货币,而纺织品为大宗。所谓“
3、财”指土地所出,以谷类为主。汉书食货志说:“食,谓食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有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大学说:“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这都略可见“财货”的关系。通货积财是加强齐国图霸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是与“俗同好恶”之一的重要内容,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大计。管晏列传又称述管仲的论议:“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这是管仲从多方面论述他的政治见解和施政方针。首先,管仲把积累财富放在第一位。仓廪实是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第二,国家要有严格的管理财富的法度,这样
4、可以保持王权政治统治的稳定;第三,国家要强大,还必须让人民知道礼仪廉耻是维护国家生存的重要支柱,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在粮食就是货币的时代,货币是最可靠的朋友,有了货币或有了粮食就可以随便交换,这才可以称得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四,政令必须坚决贯彻。“下令入流水之原”,就是说,在一个经济管理非常有秩序的国家,政令的下达、货币的流通,如水流平原,不可阻挡但必须注意到令顺民心,才能顺利易行。令顺民心最重要之处就是让人们增加财富;第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这是一个顺应民意“与俗同好恶”的问题。民之所好就在于生产了自己的最大利益。管仲的这些见解和施政方针
5、,表明了他的思想与近代的西方社会的重商主义思想真的十分相似。在管仲这样的类似于重商主义的思想方针的指导下,管仲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建立市场,并在市场收税。他在管子乘马中指出:“有市,无市则民乏矣。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亦关市之赋。黄金百镒为一箧,其货一谷笼为十箧。其商苟在市者三十人,其正月十二月,黄金一镒,命之曰正。分春曰书比,立夏曰月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亡。”这是强调必须要有集市,不然百姓无从购买物品。方圆六里的地区命名为社,修建城镇,命名为央,也要征收关税和市税,以黄金百镒为一箧计算,一谷笼货物算作二箧,市场上的商人如果有三十人,就分别在每年正月、十二月交纳黄金一镒,称
6、为征税。春分时公布税率,叫做“书比”,立夏时按月核实,叫做“月程”,秋天则考查总的税收情况,叫做“大稽”,并记录统计市场上百姓人数的增减。管仲主张增加市场流通,然后国家征税。这样即可达到富国的目的。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孟曾经指出:“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果某些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还恰恰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像一个人一样不管他的收入是多少,只要他量入为出,并且每年为他的后代积蓄一笔赡养费,我们就可以指定他会发家,变得富裕起来。同样,那些极力使出口超过进口,并且尽量少使用外国产品的王国,也是这样繁荣起来的。”托马斯孟这一近代重商主义思
7、想,在管子一书中可说是经常见到。管仲认为“市者,货之准也。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管仲在春秋时代就认为国家要开拓市场,发展贸易,从而能积累黄金,以作为日常费用的计量手段。懂得黄金的道理就可以知道奢侈和节俭,从而可以调节国家各项用度。当然也不能过于节俭,过于节俭,会使黄金价格低廉,各种事务不容易办成,可能会妨害公益事业;过于奢侈,使黄金价抬高,物价低贱,所以对社会经济没有好处。管仲作为多年前的齐国宰相,他实际经常主张力图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以致国富民强。管仲主张“金玉虽多,
8、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管仲担心有奢侈浪费,告诫人们金钱虽多,兴建王室宫殿必须有限度; 江海虽宽, 池泽虽大, 鱼鳖虽多,捕鱼打捞必须有管理。这样经济才能均衡发展。故“审用财,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操,祸乃始昌;祸昌不寝,民乃自图。”办事该察各种用度,国家使用财力也不能太吝啬,用财吝啬事情有时也不容易办成。因此应该善于调节,建立完好的市场贸易体制,人民才能增加财富发展经济,使国家强盛。二、墨子的重商主义思想墨子、名瞿、鲁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前年,他的生平事
9、迹,由于史文的残缺,已经难于祥考。墨子是致力于国家强大的人,他主张:“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错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墨子认为,凡是让自己的国家强大,一定要选择最要紧的经济事务去做。如果国家混乱便宣传尚贤、尚同;如果国家贫穷,就宣传节用、节葬,如果国家喜好音乐和沉湎于酒,就宣传非乐、非令;如果国家淫乱怪癖而无礼,就宣传尊天,事鬼;如果国家贪于侵略掠夺,就宣传兼爱,非攻。故曰,择物而从事焉。墨子这些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施贵、兼爱
10、、非攻,主要是针对国家面临各种不同的情况而进行改革,以致使国家更强大,这与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货币思想没有太大的差别。墨子主张:“若国家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盛,外有以为环璧珠玉,以聘挠四邻。”这种思想意在强调,把国家治理好了,财产富足了,那么国家就有力量拿干净的酒食,以祭祀上天鬼神;对国外就有财力可以拿珍珠碧玉去与四方邻国进行贸易。托马斯孟在他的论英国在印度贸易中指出:“努力积聚财富和勤俭持家,是一个王国金库的真正保卫者的品质,而王子禁令的威力和效力却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墨子十分重视贸易富国的思想比西方思想家的理论要早出台多年。他们同样看到的是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使国家拥有更多的财富,甚至
11、使地上的野兽、空中的飞鸟、海里的鱼类都更快地繁殖生长,使我们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墨子看来,“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行)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依墨子的观点,上古时掌握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多、政治清明。但他们得到的不是国家富而是国家穷,不是人民多而是人民少,不是政治清明而是政治混乱。那就是说他原来所希望的没有得到,却得到了他们所憎恶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里墨子接着做出错误的结论:“执有命者以集于民闲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他认为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人太多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春秋时期 管子 墨子 荀子 重商主义 思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