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三节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关注关注“初中教师园地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公众号2019 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
2、布,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 1.降水和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的判读。- 2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 降雪、降冰雹” ,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 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 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
3、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 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 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 (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 (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 (大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暴雨) 3.教师: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
4、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 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 2.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3 -雨量器画面 1 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 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 画面 2 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 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 8 时的降水量知晚上 20 时的降水量, 指导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 水量。 6.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 时、20 时各观测一次,
5、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 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 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 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 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书 二、降水的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 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 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
6、降水量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 量/毫 米1052247718113 516 911 2572412(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 12 个月份。 (指导学生把横坐标 12 等份,在 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 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 高值 169 毫米,最低值 5 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 30 毫米或 50 毫米, 总刻度从 0 至 200 毫米就行了) 。 (5)画面逐月显示
7、12 根柱形,说明 12 根柱形表示 12 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 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 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 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 12 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 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 12 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 细) 。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 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 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 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1、2、3、4、11、12 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 749 毫米)- 4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教案 第三 三节 降水 变化 分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