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课件 (8).ppt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课件 (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课件 (8).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课程标准,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选取中国古典小说的图片, 让学生畅谈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讨论“李时珍、宋应星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学会欣赏中
2、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艺术性,了解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学习曹雪芹等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二、教材分析,明清时期,随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科技领域 和文化领域的大发展。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及四大名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执着进取、求真务实、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方法选择 采用问题教学法、参与导学、共同探究体验式教学法。 精讲深化、设疑讨论、列表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3、 表演体验法、问题讨论法、列表归纳法。,三、学情分析,四大名著的有关内容早已通过影视剧闯入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易于激起兴趣。对于李时珍及本草纲目,学生也非常熟悉,因为在小学课本里,学生早已学过,只有宋应星及天工开物学生比较陌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初一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大多仍以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课不要求学生欣赏名著的艺术性和分析总结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就不会有疑难和障碍,易于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重点为“帮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执着进取、求真务实、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四、教学
4、过程,导入新课 李时珍新书本草纲目出版发布会。由学生创作表演,需要主持人一位,记者三位,李时珍扮演者一位。 设计意图 采用发布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作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讲授新课(一) 问题驱动,感受新知: 1.本草纲目是谁写的?它记载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什么样的赞誉? 2. 同一时代还有什么科学巨著?它们又是谁写的?分别记载了什么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什么样的赞誉? 3. 李时珍与宋应星为什么能够取得辉煌的科技成就?,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所用时间 27年所含内容 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
5、0多则,插图1160幅所享盛誉 “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有“中国的狄德罗”美誉。,作者 宋应星特点 图文并茂、大量确切数据记载内容 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所享盛誉 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设计表格,整理归纳:,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优势:1.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2.已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劣势:1.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2.明清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明清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初中历史 22 科学技术 世俗 文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