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细胞核课件.ppt





《高中生物 细胞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细胞核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它含有全部基因组的染色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主要由核膜、核基质、染色质、核仁组成 1.核膜 核膜是细胞核的界膜,由内外两层平行的单位膜组成,在内、外膜之间有宽1050nm的间隙,称为核周腔。核外膜上常附着核糖体颗粒,有些部位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周腔与内质网腔相通,由此可将核外膜看作是内质网膜的一个特化区域。在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紧靠核内膜的区域分布着一层由特殊的中间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为核纤层。核纤层与核膜、染色质及核孔复合体在结构上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认为核纤层为核膜及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内外核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其直径
2、为50-100nm。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如合成DNA和RNA所需的酶,核内合成的各种RNA等)进行交换的通道,这些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过程进出。 2.核基质 核基质为间期核内不能染色或染色很浅的透明黏稠的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少量的RNA。事实上核基质不是无结构的液体,而是一个以蛋白质成分为主的网架结构体系(核骨架),网孔中充满液体。染色质和核仁悬浮在核基质中。核基质是核内代谢作用的场所,与DNA的复制和转录以及染色体的构建相关。 3.染色质和染色体 1)染色质的概念和分类 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易被洋红、龙胆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细丝状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3、染色体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二者的区别不在化学组成上,而在构型上,反映了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2)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DNA和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非组蛋白与RNA的含量则随着生理状态而变化。组蛋白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属于碱性蛋白,与酸性的DNA紧密结合,一般不要求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将组蛋白区分为5种组分,即H1、H2A、H2B、H3和H4。非组蛋白是指在染色质中与特异的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非组蛋白主要包括各种酶(如连接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细胞核课件 细胞核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