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如何提高日语口语听力.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如何提高日语口语听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如何提高日语口语听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如何提高日语口语听力如何提高日语口语听力日语极富改变,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还有简体和敬体、一般和慎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分,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提高日语听力阅历谈去年刚考了一级,似乎打仗一般,累得力倦神疲,三月终于拿到了对得起自己汗水的分数。现在想想每年这时还有很多挚友正忙于应付*的刁钻问题,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想把自己的一些阅历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当然高手可能不以为然,不过对象我一样没去过日本又非日语专业的学友可能会有些用吧。中国、新加坡等同属汉文化圈的国家地区,学起日语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汉字。即便是从未学过日语的中国人,拿
2、到一份日文报纸,瞎蒙也能猜懂不少。这也是许多中国人学外语时弃英从日的主要理由(当然也包括我)。同样道理,也有不少日本人因此而选择学习中文,我有个日本挚友来中国留学,分班的摸底考试结束后竟给分到C班去了,原来象他这样除了“你好”“感谢”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只能去入门级的F班。因为汉字,我们学习日语起先时进步飞速,学完标日初级(上)后(相当于日本语实力试验4级水平),一般的夜校只需30多个课时,就能看懂一般的指示性文字如简介、导游图,甚至一般的新闻,以及和日本人做简洁的沟通。这在一般学英语的人眼中看来,是决不能及的神速。然而恰恰正因为这样,汉字就成了一副墨镜,拦住了自己的视线,让我们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
3、水平。想起几年前考4级得分竟然不足160(满分400),这怎能不令我汗颜。衡量日语水平凹凸的标记就是听力,因为听力没汉字,你没学好就是听不懂,猜都没法猜。有个学医的挚友日语学习10年,水平已经令人望而生畏了:1级试验文字语汇满分(100),文法读解满分(200),听力30分。每年国内考生的听力平均分总在40分左右徘徊,而在日本的留学生往往都能及格,为什么?你没有不得不听日语的环境,你没有对听力进行特地训练,光靠背词汇语法,你就没法提高,听力不高你就无法运用日语沟通。那样的日语无非是“屠龙之技”罢了。常听老师说“学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大抵示意日语的难度远胜英语,学
4、英语的.唯恐会给我仍臭鸡蛋了。不过学习语言其实等同于学一种文化(吴老师语),一种语言的历史越悠久,文化渊源越深,表达方式就越困难。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不足百年历史,为了便于和非英语母语的民族之间文化沟通,选择简洁干脆的语言表达是天经地义的。倘如遇上探讨英国文化的专家,唯恐就会对英语真正的难点有深刻感受。而日本这样长期以单一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才会对诸如“对不起”的十几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微妙差距有着清楚的定义当年让吴老师对我们这班学生挖空心事的不是教我们日语,而是要变更我们这些理科生的思维方式。“IU P”是众所周知的功率公式,它表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等于功率,它具有唯一性,已知电流电压只能得出唯一的
5、解,而不会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语言却不是这样,它没有唯一的规律只有相对的规律。大家都知道“果物”表示“我喜爱水果”,这里“果物”是名词,“”是形容动词,所以两者之间应用助词“”连接,而有些书上却堂而皇之写着“果物”,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连接谓语和宾语的吗?是印刷错误吗?不是,“这是例外,日本人就这么说”每当问到此类问题时,老师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这老师怎么这样啊?嘴上不说心里却老嘀咕。等到随着时间地消逝,驾驭地词汇、句型多了,渐渐拥有了所谓“日语思维”时,这些问题全都不再是问题。有次我问日本挚友一个词是形容动词还是动词,那挚友张着大嘴“啊”了半天也没说个所以然来。反倒问我一个中文词的词性,
6、这次轮到我瞠目结舌了。原来自己的中文语法也是一塌糊涂啊,可这并不影响我们看电影电视,也不影响我们交谈或是争吵。有人说高校的英语教授说的英文没有纽约街头收破烂的流利,虽然有些偏激,但抛开教授应有的学识价值不谈,就语言的应用来说倒也不失偏颇。所谓语法,不过是造出来给初学者学的。就犹如孩子学走路,起先需用学步车一样,等你会走了,甚至会跑了,还用学步车只能束缚自己,到头来哪儿都去不了。所以学语言到中级以后就应当大胆抛弃语法,注意听说,除非你有志做语法专家,或语言老师。学习语言要讲究语感。在学日语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汇,倒是有个游泳的”准专业人士”教我学游泳时大谈“水感”。在我短短的三年中学排球生涯里,
7、拿过两届市排球冠军,当时的教练常和我们讲“球感”。所谓“语感”、“水感”、“球感”听起来似乎简单明白,不过是种感觉,真正理解起来却并不简单。比如排球简洁说只有“发垫传拦扣”五大基本功,训练只有这么单调的几项,尤其以素养训练最为艰苦。等到竞赛时,球场上状况瞬息万变,却常常会有戏剧性的时刻,明明救不到的球救到了,明明扣不到的球扣到了,明明拦不到的球拦到了。全部这一切是训练场上都不会有的训练姿态,竟然都能做到,也只有这时才会深深理解“球感”的真正含义正是因为要讲究“感”,语言的学习就和理工科的学习就有了截然的不同。在理工科的学习中,驾驭了一个公式或是一个解题思路,水平就会上升,因此假如来绘图的话,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如何 提高 日语 口语 听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